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浅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 作业周期 : 2019-11-18 2020-02-29

所属范围: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计划--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教学步骤

作业要求:

构建有效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建议

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定位在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经验及能力结构的基础上,讲通俗一点,就是学生站在苹果树底下跳一下就能够摘到苹果。否则,小学综合实践课所追求的育人目标是不能实现的。我根据这样的定位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认为按照如下策略进行教学,对构建高效课堂有极大的帮助。

1.选择的问题让学生感兴趣。综合实践课要关注学生关注什么,教师要了解学生对什么感兴趣,为了做到这一点,笔者也做了一些尝试。例如,每学期开学时,笔者就印发调查表,让学生选填自己喜欢的、想研究的问题。这些课题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而且主题简单,学生易活动、易实践,所以学生做起来也有很高的积极性,活动效果也显著。因此,综合实践课的内容选择开口要小,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如果涉及问题面大,综合性强,做起来难,学生的实践活动不容易完成,课堂有效性就差。所以,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这样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2.动手实践贴近学生生活。小学综合实践课的开展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展开。教学实践也证明,综合课内容越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开展的效果就越好。如,可以开展有关自然环境的内容,黄豆发芽试验,养金鱼、气象天天记录后的思考等;也可以开展一些与科学技术有关的小制作,例如利用家中的废旧玩具制作小汽车、小飞机等,还可以进行一些实验,如盐或糖的溶解实验、磁铁实验等;也可以让学生收集科学家的故事等;还可以开展一些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活动,收集民间谚语、诗歌朗诵、每天讲个故事给同学听等等。与日常生活紧密关联的事情也可以作为综合课的活动内容开展,例如讲一讲、写一写,帮妈妈做菜的事情,自己洗衣服的事等等。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做中考察,在实验中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以学生能否会做作为教学和评价的主要指标开展活动,这样也能提高综合课的有效性。

3.最终成果评价要求低一点。小学生由于年龄、知识水平、动手能力的限制,所以,教师对每一次活动最后取得的成果可以不做严格要求,重在强调参与、体验、动脑、动手、动笔。我们可以把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发现了多少问题,解决了什么问题,解决了多少问题作为评判其学习成效的主要依据。这也是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所在。对于成果的检查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样的评价,能有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长期坚持下来,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锻炼,学生的思维、个性品质、意志力也得到了培养。

与此同时,我们小学教师在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要转变思想,与时俱进,抽时间学专业,看课外书,经常更新各项知识,给自己补充营养。还要跟上新课改的要求,完善我们的教学体系,充实我们的教学内容。我们相信,在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的努力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会变得更为具体、丰富、有效。


发布者:彭霞

浅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张艳东    所属单位:紫云小学    提交时间: 2019-12-20 05:10:21    浏览数( 0 ) 【举报】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重视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的整合;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恰恰呼应了这一新课程理念。以往的教学更多地从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随着教育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本的学本式成长课堂成为了教学研究全新的切入点。这一模式转变了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了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发展。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恰恰能够充分的体现学本式成长课堂的这一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编制了一条为学生与现实生活发生联系、进行互动的纽带,主题活动就是这条纽带的链接点。好的活动从活动的选择和设计指向上看,应该研究生活中的真问题,从活动的实施过程指向看,应该是学生生活中的真研究;从活动的效果看,应该关注学生的真体验。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真问题

——研究真问题

一、活动的选择与设计合社会整体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体现科学性。

选择的活动应该符合社会整体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应该有助于学生获得积极、健康的体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有的学生骑自行车上下学时,同学中丢失钥匙的现象时有发生。要是能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一下怎样进行撬锁就好了。这样的活动内容,尽管可能考虑到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如果开展研究,有可能会违背社会整体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对于有的好奇心强、探索欲旺盛、自制力差的学生,这种活动极易诱导他们走向违法的道路,增加了青少年犯罪的风险,因此不宜选择这样的活动。

二、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并能服务于现实问题的解决,体现价值性。 一个好的活动首先应该是来源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应该能够密切学生与生活、社会的联系,缩短学生的经验增长和社会性发展的进程。如果不坚持这一原则,将会有大量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登堂入室,容易跌回到以接受性学习为导向的老路上去,瓦解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实践性学习课程的价值取向。

三、符合学生心理发展与认知特点、又能够利用既有的资源,体现可行性。

无论多么科学、有价值的活动,如果不具备可行性,也不能称之为真正有探究价值。一方面,好的活动应该与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实际经验等情况契合,不能超越学生现有的基础。另一方面,选择和设计活动要考虑实施所能够利用的资源的充分性。具体到学校层面,不同学校的内外资源状况大相径庭,具体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每个学生的经历各有差异,因此,活动具有极强的适切性和不可复制性,照搬照抄完全行不通。


老师评语

教师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确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效果好。

评语时间 :2019-12-24 07:55:15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