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撰写一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9-11-29 2019-12-31

所属计划:初中地理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撰写一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

发布者:翟羽翎

撰写一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姚春    所属单位:海林市第二中学    提交时间: 2019-12-06 11:56:32    浏览数( 0 ) 【举报】

《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能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以及分析图表的能力。

3.举例说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根据实例认识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查找和观察地图和图表,设置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图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关心家乡的环境,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2.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1.能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2.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方法

1.探究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研究、试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2.读图分析法:这是教学直观性的基本表现方式。

3.讨论比较法:这一方法对理解本节的重难点很有帮助,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4.分组竞赛法:通过合作,竞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迁移理解,突破难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1课时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三幅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但是不同地区的气候各不相同,有着明显的差异。有哪些方面的差异呢?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弄清这些问题。

讲授新课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1.气候的概念 

教师提问: 前面我们学习了《多变的天气》,你能说说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

多媒体出示表示天气和气候的实例,引导学生比较天气和气候的差异,学生回答。然后完成表格。

1:天气和气候

天气与气候

时间

变化

描述

天气

多变

冷暖、风雨、阴晴

气候

少变

气温、降水

教师归纳: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比较稳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教师讲述:气候有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气候的特点一般从这两方面去描述。世界上不同的地区,气温和降水情况各不同,因此,气候类型和特点也就不同。                        

2.气候的地区差异

活动探究:读图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

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分析气候特征的一般方法,利用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和各月降水量图分析温带大陆西岸与大陆东岸的气候差异。

目的:教给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过渡:同学们已经认识到各地的气候是有所差异的,根据各地气候差异,人们将气候分为不同类型。虽然世界的气候复杂多样,但它们的分布是有规律。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请学生回忆一下,五带的范围,教师在多媒体上划出热带,温带和寒带的范围。

提问:我们是通过什么依据来划分热带、温带和寒带的?

学生回答:太阳热量的分布,即气温。

读图观察:引导学生观察世界气候分布图,看看热带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哪里?有哪些气候类型?

多媒体展示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它们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多媒体展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下的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不同的气候区的景观差异。

通过多媒体直观展示热带地区不同气候区的国家或地区。然后通过认识、分析这些气候类型,找出它们的差异。并且通过热带气候分布图,观察这四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和地区。最后对热带气候的特征和分布地区做一个总结。

板书:1.热带地区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读图观察:观察温带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地区。

师生总结:亚热带和温带的气候大致分布在回归线和极圈之间,主要包括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多媒体展示温带气候类型的分布,教师适当穿插说明。

板书:2.温带地区的主要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大致分布在回归线和极圈之间。

多媒体展示: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图片,观察两极地区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以了解寒带气候的气候特征。

教师提问:通过了解寒带气候的气候特征,观察世界气候分布图,想想寒带气候的分布在哪里?

3.寒带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练一练:

观察思考:通过多媒体展示青藏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等地形区。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地区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教师补充:气温的分布包括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

利用多媒体展示“高原山地气候的景观图片”,教师讲解高原山地气候的特殊性。

活动探究:以温带范围内的亚欧大陆为例,分小组分别查找大陆东岸、大陆内陆、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

多媒体展示40°N60°N亚欧大陆的景观图片,可以发现不同气候区的景观差异,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气候的地区差异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学习时复习回顾了前面学过的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和分布规律,使学生对世界气候的差异和分布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板书设计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1课时 气候的地区差异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1.气候的概念

2.气候的地区差异

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1.热带地区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2.温带地区的主要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大致分布在回归线和极圈之间。

3.寒带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思考题

1.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一般判读方法。

2.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的规律。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练习题。

 

2课时

导入新课

复习世界气候的分布,设疑提出问题导出新课

【设疑】不同地区的气候为什么会有差异?一个地方为什么会有独特的气候?

讲授新课

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温习旧知】引导学生回顾复习: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归纳总结】气温和降水都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因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也是这三方面。

【板书】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1纬度位置

多媒体展示热带雨林气候和极地气候的 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学生读图,对比分析,并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1:热带雨林气候和极地气候分别分布在什么地区?

学生回答:赤道地区和两极地区。

教师提问2:这两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有哪些差异?

学生1回答:赤道地区气温高,两极地区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学生2回答: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极地气候终年寒冷干燥。

教师提问3:根据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依据等知识,你认为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两种气候类型在气温上的差异呢?

学生回答:纬度位置。

教师小结:很对!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不同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对气温的影响很大。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也就是说,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位置对降水也有一定的影响,赤道地区受热多,蒸发旺盛,降水较多;极地地区终年严寒,高空冷空气收缩下沉,不易形成降水,所以降水较少。因此,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最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影响气候

气候的影响因素

气温

降水

纬度高,气温低;

纬度低,气温高。

赤道地区降水丰富;

两极地区降水稀少。

承转: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了各地的纬度位置不同,气候类型也就有所不同。那么,纬度位置相同,气候类型是不是就一定相同呢?

2海陆位置

多媒体展示华北平原和塔里木盆地的景观图片和中国地形图,学生读图观察,分析对比两地气候的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

师问:你能根据两地的景观图,说说华北平原和塔里木盆地分别属哪种气候类型?主要特点各怎样?

生答:华北平原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生答:塔里木盆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热冬冷,全年降水稀少。

师问:两地的纬度位置相同吗?

生答:大致相同。

师问:两地的纬度位置大致相同,为什么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差异如此之大呢?

生答:因为它们的海陆位置不同。

师问:海陆位置是怎么影响两地的气候的?

生答:海陆位置主要影响不同地区的降水。华北平原距海近,受海洋湿润水汽的影响大,降水多;塔里木盆地距海远,海洋上的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2:海陆位置影响气候

影响因素

海陆位置

冬季陆

夏季陆

近海迎风地区降水丰富

距海遥远的地区降水稀少

近海无海风地区降水

师小结: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受海陆位置的影响,那么气候也就受海陆位置影响,因此,海陆位置就成为影响气候的另一主要因素。

承转:在炎热的夏季,如果有机会外出旅游避暑,你一般会选择哪些地方呢?

3地形因素

活动: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请各小组推荐一处夏季避暑的好去处,并说明理由。

学生讨论并发言。

生答:山区、海边。

师问:为什么选择山区?

生答:因为山区夏天气候要凉爽一些。山下气温高,山上气温低。

教师补充和小结:很对!地形因素也是影响气候的一个主要因素。具体来说,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地形因素对降水的分布也有一定影响,在山地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为地形雨,在背风坡降水稀少。

3:地形因素影响气候

影响因素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

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

山地背风坡降水稀少

过渡: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以后我们在分析判断一个地区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和形成原因时,就有了一定的依据。

【承转过渡】我们一年四季的衣着是否一样?不同地区的衣着和饮食是否一样?

二、气候与人类活动

【比一比】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分组讨论,比一比哪个小组能说出气候和人类的关系更多的例子。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和总结。

1.气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2.气候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

3.气象灾害对人类带来危害                                                                                                           

【活动探究】利用课本的活动,分组讨论,在过程中提醒学生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过渡提问】同学们已经了解了气候对人类活动有很大影响,那么人类活动对气候有什么影响?我们在发展经济是应该注意什么呢?

【板书】4.人类对气候的影响,如全球变暖等……

【阅读讨论】根据课本和多媒体提供的材料分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气候有影响,因此人类应该理性地控制对气候有负面影响的活动。

课堂小结

评价学生课堂的表现,运用多媒体气候分布图强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同时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明确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以及气候与人类的关系。

板书设计

2课时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

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

2.海陆位置

3.地形

二、气候与人类活动

1.气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2.气候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

3.气象灾害对人类带来危害 

4.人类对气候的影响

附件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