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研修作业 作业周期 : 2019-12-02 2019-12-30

所属计划: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请结合学科主题“基于核心素养  落实语文要素”设计一节语文阅读课教案。

要求:设计要原创  环节体现清晰


发布者:杨天杰

研修作业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王越    所属单位:林口县建堂中心小学    提交时间: 2019-12-11 11:45:04    浏览数( 0 ) 【举报】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建堂中心小学   

教材分析:

《伯牙鼓琴》是统编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行文简洁,流畅,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是东方文化的瑰宝。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伯牙鼓琴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音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教学目标:

1.会写“哉、巍、弦”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3.能根据注释和“资料袋”的内容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4.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点:

1.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友谊一直是人生永恒的话题,李白曾说:“人生贵在相知,何用金与钱。”更有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你知道与友谊有关的成语吗?谁来说一说

2.教师过渡,板书课题。

过渡:从刚才我们读的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友谊是何等珍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课题。

3.学生齐读课题,弄清题意。

“鼓”是什么意思?(弹。)

这里的“琴”指的是七弦古琴。(教师可出示古琴图片。)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检查词语,练写生字。

2.教师示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停顿,试着用“/”标记。

(课件出示正确的朗读停顿。)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全班根据朗读停顿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运用方法

1.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过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大家能说说有哪些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吗?

(学生举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板书:①借助文中注释、工具书、相关资料;②联系上下文;③反复朗读,用心思考。)

2.学生尝试自己复述故事。

3.教师适当补充人物背景知识。

过渡:学到这儿,我们都知道《伯牙鼓琴》讲述了伯牙与子期之间深厚友谊成为的知音故事

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品读课文,感悟“知音”。

2.品味知音相遇之“喜”。

1)默读课文前三句话,思考:伯牙为何视锺子期为知音?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想象拓展,说话训练。

过渡:作为“琴仙”的伯牙,会用琴声表达他的见闻、思绪、情感。文中只提到了他“志在太山”“志在流水”,那么请大家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他的琴声中还会出现哪些景物。

①出示词语,学生齐读。

杨柳依依清风徐徐白雪皑皑明月皎皎

②师生合作,完成句式训练。

伯牙鼓琴而志在清风,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风。”

伯牙鼓琴而志在白雪,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皑皑乎若白雪。”

伯牙鼓琴而志在明月,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

小结:(4)学生齐读前三句,读出伯牙得遇知音的喜悦心情。

3.品味失去知音之“悲”。

1)故事补白,渲染失知音之痛。

过渡:伯牙与子期因琴相识,相处甚欢,并约好明年中秋老地方再见(2)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说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3)出示补充资料。

过渡:相传伯牙在破琴绝弦之前,在子期坟前吟诵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4)教师配乐范读诗歌,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5)学生配乐朗读诗歌,思考: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伯牙怎样的心情?用一个字来形容。(悲,痛。)用一个词来形容。(伤心欲绝,肝肠寸断,撕心裂肺。)

4.质疑探讨,升华情感。

1)伯牙破琴绝弦,“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破琴绝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2)讨论:你怎么看待伯牙破琴绝弦这一举动?你是赞成还是反对?

小结:

五、朗读悟情,背诵积累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结合板书试背全文。

小结:同学们,学习了今天这个故事,我想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了很懂自己的人,你就可以称他是你的——(生:知音。)尽管我们知道,知音难觅,知音难求,但我们依然怀抱着愿望在生命中寻寻觅觅着我们的——(生:知音!)

2.延伸拓展,作业设计。

1)读一读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一书中记载的有关“伯牙绝弦”的故事。

2)试着将课文改写成一个400字左右的现代文。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12-16 18:50:24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