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例举一项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及处理 作业周期 : 2019-12-06 2020-02-29

所属计划: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通过学习“抓住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教育性瞬间”,例举一项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及处理。

发布者:许智千

例举一项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及处理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关丽敏    所属单位:牡丹江市第十四中学    提交时间: 2020-01-30 09:20:00    浏览数( 0 ) 【举报】

点拨引导,推波助澜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在语文课堂上,能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产生独特的见解,并勇敢地表达出来,是难能可贵的。这样的非预设性生成资源,如不加以有效利用,这一资源可能会中断、流失,将会导致课堂的缺憾。此时,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引导,引发讨论,启发思考,就能推波助澜,画龙点睛。

1.严阵以待,及时捕捉。课堂变幻莫测、丰富多彩,任何时候都会出现许多非预设的自然袒露的感受和体验,它们是学生的真实想法和真正的需要,其中往往可能隐藏着创造精彩的契机。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捕捉,激发学生大胆展示的欲望。

2.打破预设,引发探究。意外的出现引起了每一个学生重新思考自己的学习成果。原来创设的情境被打破,教师就需要打破预设,引导学生针对这一意外进行探究,让意外的生成来推动学习过程向纵深处发展。

3.积极评价,放大想法。课堂中教师利用意外资源的评价结果非常重要,甚至影响其他学生的判断。事实证明,积极性评价能促进这种倾向性发展,反之则茫然,所以教学中要放大他们的想法并给予积极性评价,促使教学“动态”朝优质化方向发展。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