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如何提升学生空间图形学力的策略 作业周期 : 2019-12-12 2020-02-29

所属计划: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培养学生空间图形学力有效策略的研究

发布者:赵晓强

如何提升学生空间图形学力的策略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褚瑞春    所属单位:牡丹江市兴中小学    提交时间: 2019-12-21 20:37:28    浏览数( 4 ) 【举报】

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空间图形的学习能力,下面我就“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课的教学,谈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        设疑定标,创设探究情境。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电脑出示一个长方体实物,提问:“你都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老师提供与新知识联系密切的旧知材料,唤起学生对有关知识形成过程的回忆,在知识、技能、方法上为学习新知做准备。然后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老师最好不要简单地、直接地给出,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去发现。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更贴近学生自身的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探究。

二、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探究能力。

所说的自主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节课,首先教师用24个小正方体木块摆成了一个长方体,让学生观察是怎么摆的?摆成的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及体积各是多少?如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43224这些数据之间有什么关系?能不能根据这几个数据之间的关系,猜想一下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知道了长方体的长、宽、高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计算,根据体积与长、宽、高的数据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猜想,长方体的体积=xx高。但此时,学生对自己的猜想是将信将疑的。

三、        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创设探究氛围。

为了提高合作交流的有效性,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节课,学生对自己的猜想半信半疑时,教师提出:“同学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这就需要我们做实验加以验证。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12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拼摆成任意形状的长方体,把它的长、宽、高和体积记录下来,填在‘我的发现’实验报告单上,然后通过计算来验证刚才的猜想对不对?”

学生对刚才的猜想正好半信半疑时,老师给大家创造了这么一个机会,能和大家一起来操作、研究、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把探究学习推向了高潮。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交流、探讨,最后整理。然后各小组再派代表到讲台前汇报成果。边摆长方体,边讲解自己小组的探究、验证过程,最终达成了共识,总结出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我 的 发 现

拼摆成的形状


实验次数

第 次

第 次

第 次

第 次

每排个数(长)





排  数(宽)





层  数(高)





总块数(体积)





原    因





结    果


2、给予充足的探究时间。

探究时间给予太短,会使探究流于形式,没有实效性。很多老师怕耽误时间,不敢太放手。放手大了,学生的不同意见就会多,学生争论起来没完没了,老师收不回来。还有的教师就愿意制造这种生动活泼的探究局面。所以教师在学生探究时一定要收放有度,掌控自如。

3、发挥群体的探究作用。

在探究阶段,应充分发挥群体作用,使更多学生得到交流的体会。在平日的教学中,要多关爱那些特例学生,对待学生要有真诚的爱心,要一视同仁。如:我把班级44名同学分成11个合作小组,每个合作小组内都有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爱发言的不爱发言的学生,为的就是能够互补。每个小组都给自己组取个名字,“辉煌小组”、“冲刺小组”、“胜利小组”、“麒麟小组”等等,为激发学生合作的热情。组内成员轮流当中心发言人,来安排自己组的活动。这样,让每位学生都得到锻炼,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得就可以了。

4引导学生创新,挖掘探究潜能。

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节课,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式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用12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任意拼摆成一个长方体,来验证自己的猜想,结果有10多种不同的摆法,学生的创造个性得到了发展。

整个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猜想-验证”的过程,一个发现学习、创新学习的过程。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归纳的过程中理解了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结论是怎样猜测和探索到的,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个数学公式,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进行合作,学会了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思考、研究,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的培养得到了落实。

四、        多元评价,享受探究乐趣。

课堂教学中必须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结果进行及时评价。“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节课,我将练习题设计为“星级练习”的形式。一星级、二星级练习为基本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三星级练习为动手操作练习,同桌合作完成;四星级练习为发展练习,小组合作完成。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并且鼓励学生对别人的评价再评价,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多元、立体的评价,学生充分享受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个性展现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示,明确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判断思维能力等等都得到了提高。

五、        课外延伸,拓展探究空间。

为使课堂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延伸,认识得到升华,设计课外延伸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发挥创新思维,把课堂上没有尽兴发挥的“节目”延伸到课外完成。如:本节课我为学生设计的五星级练习是:“怎样计算一块不规则橡皮的体积?”这样延伸,拓展了探究的空间,学生回家之后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展示了学生的个性,把探究学习延伸到课外,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数学并不难。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20-01-01 14:58:16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