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特色 作业周期 : 2019-12-13 2020-02-29

所属计划:通识

作业要求:

1.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教材编写实质上就是国家行为,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这就站到一个“国家行为”的高度来要求教材编写了。“部编教材”应当也可以做到比一般版本教材站得更高,视野更加开阔。“部编本”语文教材是由教育部出面聘请主编和编写专家,调集了全国最强的编写队伍,有条件在总体质量和水平上超越现有各种版本的教材。
“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立意要高,高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指导思想明确,措施落实。措施就是八个字“整体规划,有机渗透”。任何教材的编写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有基本的意识形态立场。作为“部编本”这方面要求更高。新教材编写强调“整体规划,有机渗透”,处处考虑尽可能服务于立德树人的目标。教材编写是整个教育的一环 ,我们的教育终究要立德树人,这个“德”,包括了政治,但远不止政治,还有道德、理想、情操等诸多方面的“德”,现在社会发展,出现很多前所未料的新问题,精神道德的滑坡让大家都担忧,这其实也是意识形态问题,整个教育包括教材编写不可能回避这问题。立德树人非常必要,教材编写应当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整个教材编写过程,中央和教育部对立德树人,体现核心价值观是有很多指示和要求的。如何做好?从编写的指导思想看,是紧密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来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功夫就在这种“结合”上。我们努力要避免的,是“表面文章”,是“穿靴戴帽”,而要做到“有机渗透”,使价值观化为语文的“血肉”。注意把那些能充分体现核心价值观,特别是两个“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融入教材的文章选编、内容安排、导语和习题的设计等诸多方面,融入语文所包含的语言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让学生乐于接受,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老师们拿到新教材,会感到立意的确比较高了,也很大气,既体现主流价值观,又不停留于“说教”。
2.接地气儿,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
在确定编写方案之前,编写组对十多年来课程改革以及课程标准实施的得失状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总结,让“课改”的经验,包括这些年提出的“以人为本”“自主性学习”等新的教学理念,在语文教材中沉淀下来。比如综合性学习,以及某些习题的设计,都在做这种“沉淀”,同时,又实事求是,正视某些不符合教学规律的偏向。比如现在语文教学普遍是两多一少精读:精读精讲太多,反复操练太多,学生读书太少。新编语文教材注意到这个问题,采取了一些改进办法。
“部编本”语文教材,还格外注重让语文课往课外延伸,往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小学一年级安排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到了高年级和初中,每个单元都有往课外阅读延伸的设计,还安排了包括“名著导读”“古典诗文诵读”等栏目。新编语文力图让“教读”“自读”加上“课外导读”,构成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这也是考虑到目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读书少的弊病,想在教材中起到某种纠偏的作用。此外,关于语文知识教学的问题,也是这些年一线教学中比较混乱的,新教材也力图有所作为。我想老师们对这些都会比较关心,下面还会做专门的探讨。
3.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社会上对教材很多批评,说明关心,有些批评意见对教材编写有好处,但也有太多意见属于印象式或者经验论的,并不了解教材编写也有其规律,要照顾到方方面面。教材编写需要听取意见,但不能被媒体裹挟,随波逐流;需要创新,但创新不是颠覆。要学习和继承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实行“编研结合”,使教材编写有科学性,符合语文教育规律,也更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教材编写启动阶段,我们对现行各个版本语文教材的普查和专题研究,比如人教版现行的语文教材,哪些方面可以继承吸收,哪些方面应当视为教训,都做到心中有数。
此外,编写组部分成员人教社的编辑还参与了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就是“百年教科书编写的历史”研究,对民国国文教科书的编写有认真的清理总结,有些好的经验吸收到新编的教材中,比如新班新编小学语文增加了很多童谣、儿歌,能激发孩子对汉语音韵节奏的感觉,提升学语文的兴趣,有些素材就是从民国国文课本中取来的。
“部编版”语文教材,还特别重视学界有关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加以选择、吸收和转化,用来指导编写,比如,识字写字教学内容的安排,如何让孩子“多认少写”,尽快学会读书写字,新编一年级教材的识字课文,就采纳了北师大关于儿童字频研究的成果,把儿童读书最需要先认识的300个字,安排在一年级教材中,努力体现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所谓“编研结合”,也体现在编写组和评审组的结合,特别是在后期,一些评审专家实际上已经参与到具体的编写工作中来了,整个编写过程都是一边研究,一边编书的过程。
“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组织工作主要是人教社小语室和中语室承担的,他们实际上是编写的中坚力量。在新教材编写过程中,一再提醒参与编写的人教社编辑,既要继承原来人教版的比较成熟可行的部分,包括选文和内容设计,又要吸收其他版本养分,超越人教版。大家可能还习惯把这套教材称为人教版,其实和原来人教版相比显然不同,有新的格局,新的气象。
“部编版”语文教材在课文的选取、习题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等方面,努力切入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适应社会转型和时代需求,体现时代性。比如,如何正确的认识和使用新媒体,如何过滤信息,都在教材中有体现。此外,教材的课文有较多的更新,注重经典性和适合语文教学。和原来人教版比,新的课文约占30%以上。教科书编写语言、习题的题型变化、插图和装帧设计,都力图有所创新。 以上四点,是从总的方面说的,是“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基本思路和全新面貌。因为现在投入使用的只有一年级或者七年级教材,其他年级尚未发行,我们先从整体上了解一下教材的特色与思路,也是为了帮助老师把握结合各自的实际,用好新教材。下面我还要从七个方面,比较具体地介绍新教材和以往流行的教材(包括人教版)比,“新”在何处,我们一线教师使用新教材,应当在哪些方面多加注意。


发布者:李晓飞

“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特色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黄萍    所属单位:牡丹江市水泥小学    提交时间: 2019-12-18 16:35:53    浏览数( 4 ) 【举报】

    无论教材体系怎样更迭,相信万变不离其宗,而我们作为教师要做的是不断完善自身,在实践和积累中探求最优的知识体系,以位之后的教学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一、教师语言,贴近学生。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应当完善地掌握规范语言的各种表达方式。言语中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语言是表达思想的,而思想是教育的支柱。教师应当使自己的语言、思想、信念和教诲进入儿童的心灵。”教师语言要符合年级特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给自己进行角色定位,因为课程的受众是简单无知的孩子,教师就要卸下自己的成人角色,不仅要将说话语速放慢,还要用他们的语言来启发和点播,用他们热爱的事物来吸引和传授,只有这样,才能深入浅出的将课堂内容和知识要点教授给学生。

    二、放下架子,深入学生。教师怎样才能真正走近学生?一是从心态上,二是从行为上。在心态上,不能因自己是老师,就将自己束之高阁,摆出高冷的姿态,对待孩子要严肃而不失温柔,平和而不失威严,把他们当成是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工作中的一个环节,端正态度,找准位置,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在行为上,喜爱学生仅凭语言的赞美是不够的,还要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喜爱。 

    三、言传身教,影响学生。俗话说得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作为班主任,每天都能与孩子们面对面,除了家庭父母的教育影响外,班主任就像是孩子们的第二任父母,原生家庭的氛围、天生基因的影响我们无法决定,但作为教师,通过自己以身作则,身正典范,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激励和引导学生,让他们向着正确的人生之路前进。



老师评语

作为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在实践和积累中探求最优的知识体系,做好教学铺垫,打好基础。

评语时间 :2019-12-20 07:57:54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