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活动)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教学设计基本内容及要求 作业周期 : 2019-09-06 2019-12-31

所属计划:初中数学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教学设计基本内容及要求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要求】

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2、本节教学内容之间内在的相互联系,与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与其他学科

间的联系。

3、确定重点和难点。

4、挖掘教材内容中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

2.学情分析

【要求】

1、针对施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学生学习水平、认知结构及学生已有经

验对学习的帮助和干扰分析。

2、学生非智力因素分析。如学习态度、兴趣、学习习惯等。

3.教法分析

【要求】

1、针对学情采取何种教学方法

2、针对本节教学内容,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以达到高效。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要求】既要体现课程标准,又要贴近学生实际。

1.力求全面,充分体现课程目标理念。

2.有针对性,具体、可操作,可观测,有效,可实施。

3.注意课时目标与终极目标之间的关系。

4.目标描述要科学,尽可能体现教学目标的四要素(主体、行为、条件、标

准,尤其是主体、行为、条件)

5.表述时可按下列两种方式:

融合式:将三维目标融合在一起描述,123.

分类式:按知识与技能目标、体验性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分别描述。

.教学媒体

【要求】

1.实验媒体:实验器材、药品及分组实验准备。

2.多媒体:指出具体音、视频材料。

3.学案:作为重要教学媒体,要注重生成性,明确学生活动的内容、形式、

方式及评价。详细学案以附录展示。

.设计思路

【要求】

1.简要阐明教学设计的整体设想,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

2.围绕教学目标,阐明达成目标的途径、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策略,

如:如何突破重、难点,强化学生过手的具体思考等。

3.注重创新,对原教学中的问题有教改意义上的突破。

.教学过程

【要求】

紧扣教学目标的实现设置教学环节,总体环节完整,各环节之间呈现逻辑关系。环节内容紧扣教学目标的逐步实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与目标之间有一一对应关系。时间分配基本合理。着重以下设计:

1.情境创设。力求真实、生动而又富有启迪性,充分发挥情境的功能及其与

教学内容的对应。注意情景创设的多样性,如实验情境、问题情境、小故事、科

学史实、新闻、实物、图片、模型和音像资料等。

2.学生活动设计。针对教学环节的具体目标,对学生活动的内容、形式(

组合作、自学等)、方法(探究、讨论、实验等)、手段(利用学案、实验等)

及结果作出较为具体的预测、规划及描述。可观测,有实效性,能完成对应的教

学目标。

3.教学评价设计。包括课内及课外两部分。课内评价着重于目标达成度的诊

断与检测,注重其对应目标的训练价值,强化学生过手,包括知识形成过程中的

及时反馈与矫正、强化及诊断。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性与可观测性,着重驱动性

任务设计,如完成学案、定时检测、目标检测等。课外评价要适度控制训练量,

突出基础,进一步强化过手。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选择适当的探究性、开

放性习题。

.板书设计

【要求】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性和生成性,着重体现探究环节和学生的思维过

程。见附录。

.板书设计

【要求】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性和生成性,着重体现探究环节和学生的思维过

程。见附录。

.教学反思

【要求】在施教以后,运用新课程理念,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1.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目标是否恰当,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方法、媒体选择及应用是否恰当,教学组织形式是否有效等。

2.是否有教改意义上的突破。

3.根据施教中的问题,提出具体改进的意见。

注:在相应的部分要有“设计意图”

说明: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教案与教学设计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从关注“具体的教材教法的研究”转变为关注“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的教学策略研究”是从传统教案走向现代教学设计的根本转折点,我们只有弄清了二者的区别,才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技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不会将二者混淆。

①脉络要“准”—一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②目标要“明”—一是教学设计的“方向”;

③立意要“新”—一是教学设计的“灵魂”;

④构思要“巧”——是教学设计的“翅膀”;

⑤方法要“活”—一是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

⑥练习要“精”——是教学设计的“综结点”。


发布者:柴宝霞

教学设计基本内容及要求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张维英    所属单位:穆棱市马桥河镇中学    提交时间: 2019-09-25 15:05:47    浏览数( 0 ) 【举报】

《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是《数学(八年级)(下)》(华师大版)第11章平移与旋转的第1节.它是本章的第一个关于图形变换的内容,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七年级下学期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此基础上,教材提供一些图片,鼓励鼓励学生探索平移现象的共同特征,动手操作,亲自实验,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教材给学生自主探索留有很大的空间,学生可以充分发挥现象,以促进学生对平移的体验和理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经历观察,欣赏,操作认识图形平移的存在,理解图形平移的意义.(2)理解图形平移的方向与距离是平移的决定因素,掌握图形平移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的识别.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概括等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3.情感与态度目标(1) 通过收集自己身边"平移"的实例,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 通过欣赏生活中平移图形与学生自己设计平移图案,使学生感受数学美,体会美的价值所在,进而追求美并创造美.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图形平移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的识别.教学难点:从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归纳平移的概念;理解图形平移的方向与距离是平移的决定因素.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本着贯彻启发性,直观性,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如下:(1)采用引导发现法:逐步呈现教学信息,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独立性,又体现合作性.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师生互动,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2)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3)讲练结合,步步设疑,逐渐深入,引导猜想,归纳总结,实验验证的探究式思维训练.学习方法:观察--分析--探究--归纳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若电脑没有安装几何画板,先安装几何画板4[1].06汉化版免安装版;请按教学过程中的提示操作课件.六, 教学过程设置问题情境,引入课题(1)动手试试看:小时侯我们都玩过用火柴拼数字的游戏,现在小明用火柴拼成了数字"5",你能移动其中的火柴,使之变成其他的一位数字吗 动手试试看!生:动手实践并讨论,得出通过移动一根或两根火柴得到3或2.引入:刚才,我们是通过了火柴的平形移动--火柴的平移.: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游戏出发,感知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方式;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和讨论,激发学生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兴趣.(2)多媒体展示图片(点击flash)问:它们的运动有何特点生:都是物体朝某个方向平行移动一定的距离.引入:物体的平移通过一组flash动画的演示,让学生进一步直观的感受平移,对所要研究的知识产生探究的愿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诱导,探究概念(1)多媒体欣赏:问:请你欣赏图片,说出它们是由什么基本图形组成的生:欣赏图片,指出基本图形.问:指出上图1是由一个小人形状的基本图案通过怎样运动而组成的生:通过平形移动设计出来的,并感受和指出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平移这种运动.(板书--图形的平移)生:小组交流讨论后得出结论--在平面内,一个图形沿着一定的方向平行移动一定的距离的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教师板书):通过动画演示与图片欣赏,加深学生对生活中平移现象的认识,认识到数学的美.学生探究与合作交流后,从生活中抽象出平移的概念.让学生学会观察,感知生活,学会从生活抽象,归纳出数学概念;3,自主探索,感受新知(1)平移的决定因素动画演示(点击flash):点a的平移问:在点a平移的过程中,你认为影响平移结果的因素有哪些小实验:沿不同方向平移一小块橡皮.生:操作并交流结果.问:结果一样吗 原因是什么小结:平移的方向不同,平移的结果也不同.追问:除了方向可以影响平移,还有什么可以平移的结果生:(悄悄在桌面上平移橡皮,探究)平移的距离.小结:平移的距离不同,平移的结果也不同.板书:平移的决定因素--平移的方向与距离.: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实验,让学生在猜想,验证,归纳活动中,获得知识.体会自主探索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平移的决定因素,引导学生探索结论,感受结论.(2)平移的方向与距离动画演示(点击flash):点a的平移.将点a平移到点a'的位置,我们把点a和点a'称为对应点.问: 点a的平移方向是什么 平移的距离是什么 (观a点移动到哪 )生:观察并体会平移的方向与距离.小结:平移方向--点a到点a'的方向.平移的距离--线段aa'的长度.动画演示(点击flash):线段ab的平移.如图,将平移到线段a'b'的位置,我们把线段ab和线段a'b'称为对应线段,其中点a的对应点是点___,点b的对应点是点___,线段ab平移的方向是_____或 ,线段ab平移的距离是______或_______ .动画演示(点击flash):△abc的平移.如图,将△abc平移到△a'b'c'的位置,我们把△abc和△a'b'c'称为对应三角形,其中∠a和∠a'称为对应角,点c的对应点是点____,线段bc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线段ca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b的对应角是∠___,∠c的对应角是∠____,△abc平移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abc平移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_ .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09-28 14:45:20

教学(活动)设计

最新教学(活动)设计

推荐教学(活动)设计

热门教学(活动)设计

热评教学(活动)设计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