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活动)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9-10-12 2019-12-12

所属计划: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请上交一份体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设计,并标注各环节设计意图。

发布者:孙峰

教学设计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张新宇    所属单位:林口县建堂中心小学    提交时间: 2019-10-25 10:02:13    浏览数( 0 ) 【举报】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林口县建堂中心小学  张新宇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通过观察比较,认识“不规则物体”,引导学生应用“排水法”,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3. 逐步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乐学会学数学的同时,体验到数学作用之广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应用“排水法”,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理解“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浸入水中物体体积”的基础上,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具准备:

魔方、量杯、长方体水槽、水果、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先出示两个完全一样的魔方,一个是正方体,一个是旋转变形的,问:他们有什么区别?(体积相同,形状不同)再让学生把它还原。

出示两个形状不同的魔方(其中一个魔方旋转变形),怎样把它们的形状弄成一样的?魔方是什么形状?(正方体)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这个这个魔方的棱长是9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出示橡皮泥、牙膏盒、石块、土豆、梨图片。这些物体你能求出哪个物体的体积?(长方体的牙膏盒)怎么求? (再引导学生复习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3. 再出示其他物体,质疑:怎样求出这些物体的体积呢?

(让学生自由思考发言)

教师小结:橡皮泥可以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然后量出相关数据再根据公式计算,这在数学上叫等积变形。而梨、土豆等则无法直接求体积,这些物体不像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或正方体那样规则,所以就给它们命名为不规则物体,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探究如何求出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顺势板书课题)

二、实验操作探究新知

1. 用量杯测量试验

请小组讨论:如何测量梨的体积?需要什么测量工具?采用什么方法?组长分好工,开始试验。

1)学生分工合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2)各小组汇报:(明确三种情况:物体的体积=上升的水的体积 ;物体的体积=下降的水的体积;物体的体积=溢出的水的体积)

3)演示完三种方法后,教师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和梳理,并把三种方法板书在黑板上。

2.用水槽测量实验。

1)如果没有量杯,只有一个长方体的容器,又怎样测出大土豆的体积呢?把量换为长方体容器进一步探索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播放一学生测量操作的视频,让学生明确方法及注意事项,明确测量水槽里面的长、宽、高及水的高度。学生再次操作测量计算。

3)师小结:以上测量的方法叫排水法,是把不规则物体转化

成了相同体积的水,这在数学上叫等积代换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数学书第页“做一做”。

2. “拳王”评选。

握住自己的拳头,伸进量杯,测量出自己拳头的体积。评选班级的“拳王”。

3. “小鱼”的体积

我家的长方体鱼缸,从里面量的长12厘米,宽10厘米,高8厘米,拿出小鱼后,水面下降了0.5厘米,求出小鱼的体积。

四、拓展延伸,深入探究

所有的物体都可以用排水法来测量吗?如乒乓球、冰块的体积该怎样测量?

五、课堂小结,活动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转化

         橡皮泥------长方体       等积变形

                上升

排水法   V物体=下降 的水的体积   等积代换

                溢出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10-27 17:59:05

教学(活动)设计

最新教学(活动)设计

推荐教学(活动)设计

热门教学(活动)设计

热评教学(活动)设计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