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活动)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培养地理核心素养 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作业周期 : 2019-10-23 2020-02-29

所属计划:初中地理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地理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具有发展的连续性,也具有发展的阶段性。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路径是多样的,主要包括地理课堂教学、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和地理教育评价等方面。

地理课堂教学活动要注重“说理”,实现由直观感性认知地理事物到对地理事物背后“理”的认知。在对不同地理事物的“说理”过程中,培养学生使用图像工具、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原理,进行地理地域认知;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演绎、综合、评价等思维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进行地理交流与表达,在这一过程中渗透人地观念的培养,实现地理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体验、感悟情感态度,并内化为正确的人地观念思想,逐步形成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地理学科品质和地理核心能力。

(一)制定基于课标而又高于课标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足课堂学习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学习目标的制定要基于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学生学习需要达到的最低要求,如果这节课将学习目标定位于满足课标的要求,学生无论在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上都将有所局限。这节课的教材内容较为浅显,从知识的难度上看学习困难较小,因此,设定学习目标时适当增加了学科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1.看山识山:在山体景观图上,说出不同的山体部位的名称,区分海拔与相对高度。2.画山识山:借助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并说出等高线的概念和特点。 3.读图识山: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总结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则从地理态度、地理情感方面提出要求,这些都为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点明了目标和途径。

(二)重组教材,补充文本、图片、视频素材

教学中有的课的知识虽然较为浅显,但涉及面较广,并且密切联系生活。教材呈现的内容包含文字及一些图片,但不够丰富和全面,加之初中生生活经验有限。因此,在课堂上需要补充文本、图片、视频等素材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进而理解问题。

(三)加强地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指导

培养地理核心素养要关注在日常教学中地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指导。例如.在学习“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图”时,指导学生读图的步骤、方法和技巧;在学习大洲间、国家间、某一同家水资源分布情况时可进行地理尺度观念教学,具体描述分布特点时指导学生从时空角度分别描述;在水危机成因分析上引导学生从自然、人为两个角度出发,树立辩证的观点;在板书没计上采用逻辑关系图呈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用思维导图来总结问题的能力。

(四)分角色讨论,提高讨论效率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首要部分就足人地协调观,它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有一课的主旨是探讨人类与水资源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树立人地协调观的典型案例。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即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其难点在于怎样指导学生能自主提出这些有效措施,并理解提出措施的出发点,因此为了突破重、难点,该部分教学采用了合作讨论法。通过讨论活动碰撞思维、发散思维,锻炼自主解决问题能力。为避免讨论活动的无序与低效.在讨论前教师可以设置多种角色.如政府、种粮大户、工业企业、科学家、经济学家、普通公民等,指导学生从不同角色出发,提出该领域的措施。这样设计的目的既为学生的分析讨论提供切入点,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考虑,提出更加全面的措施,又增加了讨论的趣味性,提高了讨论的效率。

通过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并突出地理核心素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引导学生提出地理问题,搜集、整理和分析地理信息,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成绩和能力。

根据上面给出的四点选其中一项,阐述你在研修和教学过程中的成果

发布者:毕研鹏

培养地理核心素养 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孙治军    所属单位:宁安市范家学校    提交时间: 2019-12-27 13:44:20    浏览数( 1 ) 【举报】

通过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并突出地理核心素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引导学生提出地理问题,搜集、整理和分析地理信息,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成绩和能力。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20-02-22 18:32:47

教学(活动)设计

最新教学(活动)设计

推荐教学(活动)设计

热门教学(活动)设计

热评教学(活动)设计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