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活动)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作业周期 : 2019-10-29 2019-12-31

所属计划:高中物理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期待各位老师在百忙的教学过程中,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实践,积极参与我们的教学设计的研讨当中。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发布者:马铁瑛

《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金光汉    所属单位: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9-11-11 12:59:00    浏览数( 0 ) 【举报】

《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设计人: 金光汉

课题

动能和动能定理

课型

综 合 课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掌握动能的概念,会利用实验探究认识外力做功与动能的变化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探究,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迁移能力和利用已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学生讨论与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数据记录、数据处理等培养学生利用实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重点:建立动能的概念,实验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定量关系,

为理论推导动能定理奠定实验基础。

难点:实验探究外力(重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定量关系。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动能定理是力学中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它的应用贯穿于以后的许多章节,但该节内容又是学生第一次定量的研究能量,所以本节要求学生通过做功转化成其它能量的数学描述,了解动能的概念。

初中时学生已学过了动能的初步知识,这为本节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定量关系,为实验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定量关系做好铺垫。

运用演绎推导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

表达式,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手段


学案导学、分组实验


 

 

 

     
 
(导入、新课、小结、练习)

 

教  学  活  动


教法多元组合

学法具体指导


 

 

 

 

 

 

 

 

 

 

 

 

 

                                    

教学活动(互动)预设

一、视频导入:利用大屏幕投影展示风力发电与龙卷风的视频片断,让学生观察、自主提问、分组探讨

二、教师引导:1.风力发电是一种重要的节能方法,风力发电的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三、思考一下:为了提高这种装置的杀伤力,应该从哪方面考虑来进一步改进?学习了本节动能和动能定理,就能够理解这种装置的应用原理。

设物体的质量为m,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定外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如图所示。试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力F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

1、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表达式:

(3)特点:标量;相对性;状态量

 

教法多元组合

学法具体指导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法具体运用

情境创设、问题设计、课堂调控

理解、迁移内化、应用

多角度思考、变式、变型

 

通过知识的迁移,找到探究规律的思想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推导

 

 

 

 

学生归纳总结

教师适当点拨

 

 

 

 

 

”很可能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物理量,为什么这样说?通过上节课的探究,是否也印证了你的观点?

 

 

教师提问:

这个关系式用语言如何来描述?

 

 

 

 

迁移

 

 

 

理解

 

 

 

 

 

 

发散性思维

能力的培养

 

 

 

 

 

 

 

 

 

 

 

 

 

 

 

 

 

                                    

教学活动(互动)预设

2、动能定理:(1)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作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2)表达式:

四、释疑解惑,画龙点睛

1、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动能定理中的W表示什么意义?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2、动能定理是我们在物体受恒力作用且作直线运动的情况下推出的。动能定理是否可以应用于变力作功或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情况,该怎样理解?

五、归纳总结,概括提升

六、当堂检测,达标训练

1、关于功和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就会变化。

B.合力不做功,物体的动能就不变。

C.合力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就增加。

D.所有外力做功代数和为负值,物体的动能就减少。

2、质量为m的钢珠从高出地面h处由静止自由下落,落到地面进入沙坑h/10停止,则

(1)钢珠在沙坑中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重力的多少倍?

(2)若让钢珠进入沙坑h/8,则钢珠在h处的动能应为多少?设钢珠在沙坑中所受平均阻力大小不随深度改变。

教法多元组合

学法具体指导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法具体运用

情境创设、问题设计、课堂调控

理解、迁移内化、应用

多角度思考、变式、变型

 

 

 

 

 

由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列举实例;选出代表发表自己的见解。

 

 

 

 

 

 

 

 

 

 

 

 

 

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内化

 

 

 

 

 

 

 

应用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多角度思考

 

 













 


附件

老师评语

在学生讨论与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数据记录、数据处理等培养学生利用实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评语时间 :2019-11-19 08:57:43

教学(活动)设计

最新教学(活动)设计

推荐教学(活动)设计

热门教学(活动)设计

热评教学(活动)设计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