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活动)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请各位老师结合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提交一份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9-10-29 2019-11-29

所属计划:高中政治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请各位老师结合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提交一份教学设计!

发布者:关欣欣

请各位老师结合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提交一份教学设计!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崔秀英    所属单位:宁安市第一中学    提交时间: 2019-10-30 08:37:05    浏览数( 0 ) 【举报】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  

宁安一中 崔秀英

授课教师: 关欣欣                     

学 科:政 治

课 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授课班级:高一、四班

授课类型新课


授课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对高中政治课充满好奇与热情,所以选一节让所有同学都有话可说的一节课,可以在众人面前充分展示自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充分发挥政治课堂的德育功能。

教材分析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课第二框内容,也是本单元最后一框题,起到收尾作用。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商品、价格、消费的知识,那么面对多元的经济生活和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作为高中生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消费心理以及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就是这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理念

这节课知识体系清晰,知识点较少,同时又贴近学生生活,所以要通过“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来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四种消费心理理解四大消费原则

能力目标

注重提高个人参与生活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教学重点:做理智的消费者

教学难点:发掘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方法:学生探究,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双主互动三联探究式)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社会调查:世界奢侈品调查协会称,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1/4的份额被中国人买走。另据《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调查报告》称中国奢侈品消费者30%为“富二代”、“官二代”他们购买奢侈品不是为了消费而是进行身份攀比。材料中“富二代”、“官二代”选购奢侈品的原因。他们的这种行为可取吗?这对我们的消费行为有何启示? 阅读、思考、回答启示我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引入新课知识探索展示学习目标认真阅读、独立思考思考使学生对所授知识具有宏观了解检测学生阅读成果通过填空、选择、连线三种方式进行基础知识过关检测;通过判断题进行知识延伸拓展 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通过检测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和学生自己可以独立完成哪些教学内容,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合作探究探究一:通过对四种消费心理的学习,我认为应该坚持求实心理,坚决摒弃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你赞同吗?为什么,举例说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充分讨论培养学生挖掘知识的能力、理解知识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辩证思维能力,突破难点探究二:1、你愿意支持“筷子革命”吗?请说明理由引导学生自觉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消费观念。2、有人认为,请人吃饭一定要多点几个菜,吃完后一定要有所剩余。如果盘子里的菜被客人吃光了,主人就很没面子。●你怎样看待这一观点?●你或你的家人外出就餐时有没有“舌尖上的浪费”?请就如何消灭“舌尖上的浪费”与同学交流引导学生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观,并对正确的消费观逐步由认知到认同再到践行;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为社会的绿色发展、生态发展、低碳发展出谋划策。教师展示对比鲜明的图片,通过鲜明的对比引导同学们继续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突破难点。交流展示引导、点评展示探究成果,倾听他人心声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发挥能力等。课堂反馈习题检测认真做题,积极回答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课后作业:教师课前精心准备的12道选择题和两道大题

教学反思

第一,关于这节课教学内容选择:这节课的知识点非常少,之所以选择这节课的原因是因为在多元的经济生活中,传统消费观被打破,新的消费观纷繁芜杂,充塞着中学生的头脑,让学生无所适从。学生急需有人帮助他们澄清认识,树立正确消费观。

    第二,关于这节课的教学结构上应用的李庆华老师提出的四步教学模式:、知识探索、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和课堂反馈。课堂结构清晰,而且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讨论,更能体现高效课堂“高效”的理念。

第三,关于这节课比较好的地方,我认为其一就是这种教学模式;其二,政治教学总是要和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的,所以本节课引入了时下较热的话题,如环保,勤俭。由于本节课不需要对知识有较深的挖掘,所以就要更好的发挥我们政治学科的德育教育功能。

第四,对于这节课来说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其一,学生讨论面不够广,而且大部分同学仍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回答问题时参与面还不够大。由于是高一新生所以在这方面还有较大的训练空间与时间。其二,对于我本人而言,由于比较年轻,教学经验不足,应变能力也亟待提高,所以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有些没有及时准确的做出点评,所以以后会在这方面加强练习。

备注:课堂反馈--习题检测

1.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新的经济形式。小明是一位“换客”,他将自己闲置的物品发布到相关网站,注明自己所需求的物品,然后等待网友来交换。“换客”这种流行方式   (  )

A.是一种商品流通

B.属于租赁消费的类型

C.符合绿色消费的要求

D.可以实现商品价值的最大化

答案:C

2.最近,以年轻白领、在校大学生为主的一群人热衷于在商场记下商品货号,再到网上购买,沉醉于这种“线上线下”的过程,这样一群人有个响亮的名字:“抄号族”。“货比三家不上当”,对于众多热爱网购的人们来说,对此更是深信不疑。对于“抄号族”的消费,我们应该这样认识  (  )

①是理性消费 

②是一种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③受价格变动的影响 

④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C

3、某大学一女生认为:如今的社会就是先敬衣冠后敬人,再有修养,如果穿着不上档次,出门吃饭、买东西连服务员都不热情。该女生的观点反映了部分青年人在消费过程中存在着 (   )

4、①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
②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③追求标新立异和与众不同
④盲目追求时尚与流行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D

1.一说流行什么,满大街全是时尚。流行西服,连农民下地也穿西服;流行“松糕厚底鞋”,不分高矮胖瘦,脚下统统蹬着大厚底;流行“文化衫”,满大街背着“文化”跑……这说明(  )

A.盲目从众心理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

B.商品价格的变动影响着居民的消费

C.“物美价廉”消费理念已经过时

D.攀比心理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

 答案:A

 


老师评语

很好,很认真,谢谢崔老师!

评语时间 :2019-10-30 08:43:35

教学(活动)设计

最新教学(活动)设计

推荐教学(活动)设计

热门教学(活动)设计

热评教学(活动)设计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