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活动)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体现“教本”与“学本”的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9-10-31 2020-02-29

所属计划: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各位学员,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展开课堂对话的桥梁,是教师走进学生生活及其内心世界的桥梁,因而教材是“教本”。同时,教材也在引领儿童与教材中的人物展开对话,因而教材也是儿童开展自主学习的“学本”。教材既是“教本”也是“学本”,既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又服务于教师的教学,请你针对本年级教材设计一篇教案体现出教材的“利学易教”。

发布者:李宁

体现“教本”与“学本”的教学设计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李焕玲    所属单位:清福小学    提交时间: 2019-12-23 08:33:31    浏览数( 3 ) 【举报】

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保护对未成年人的意义。


2、学会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3、法律的保护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保护我的正当权利。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当公民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三、教学难点: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特别需要。


四、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




五、教学过程与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渴望平静、和和美美的生活,但社会生活并非如此。请欣赏


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学生表演引言中的汪菁、杨依、王浩权利被侵害的三个片段。师: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呢?面对这些情形,你觉得是继续忍受还是可以想别的办法解决呢?


学生讨论,分别发表意见,说出多种解决方案,如通过新闻媒体披露,运用社会舆论的压力解决;推举代表与对方交涉,协商解决;到政府的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把对方告上法庭,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生活中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法律保护就在我们身边。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五单元第一节“生活中的法律保护”


二、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意义。



 

三、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本堂课的主要知识点:


(1)如何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


(2)说说我们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中所享有的一些权利?


(3)为什么我们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


(4)有哪些保护未成年人正当权利的专门法律?


学生边看书,边把问题批在相关课文的上面,并将答案打记出来。


交流自主学习的结果。


四、分组探究、展示交流:


1、你说我说大家说: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几种权利,你还知道我们享有哪些权利?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教师指导:1、政治权利: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政治自由;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等。


2、人身权利:人身自由权、生命权、健康权、


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名誉权、隐私权等。


3、财产权利:个人财产所有权、财产继承权等。

3、财产权利:个人财产所有权、财产继承权等。


4、受教育权。


5、司法保护权。


2、根据引言部分所说的汪菁、杨依、王浩的情况,你认为他们分别可以怎样依法维权?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教师指导:利用法律来进行维权主要依靠法律手段,通过执法机关来进行维权行动。(1)、汪菁案例解决的途径:上诉到工商部门、城管部门等,由他们出面进行依法取缔;去法院起诉,要求停止侵害,进行赔偿。(2)、杨依维权的途径:


3、作为未成年人,一般会有哪些不法侵害发生?把你知道的案例与


大家分享。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未成年人的侵害有来自社会的,还有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如:


1、被社会青年敲诈勒索。


2、被流氓或坏人殴打。


3、被人拉拢看黄色书刊、录像等。


4、被坏人抢夺钱财或被骗钱财。


5、被家长或学校老师殴打、体罚。


6、雇佣童工。

7、有些娱乐场所、网吧引诱未成年人进入等。


8、有些厂家、商家销售不合格食品.


4、你认为应如何防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情发生?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1、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2、加强管理,加强理想、道德、法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素质,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3、注重修养,善于引导,家庭和学校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


5、阅读课文中提供的少年犯罪的案例,谈谈怎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教师指导:


1、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2、加强管理,加强理想、道德、法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素质,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3、注重修养,善于引导,家庭和学校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


板书设计


认识法律,懂法知法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20-01-02 14:27:35

教学(活动)设计

最新教学(活动)设计

推荐教学(活动)设计

热门教学(活动)设计

热评教学(活动)设计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