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活动)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请提交一份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9-10-30 2020-03-01

所属计划:高中美术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请制定一份教学计划 授课内容自选

发布者:张宏慧

请提交一份教学设计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张莲荣    所属单位: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9-12-06 07:51:57    浏览数( 0 ) 【举报】

第四单元 环保而舒适的 环境设计

第一课 合理的布局  居住空间的设计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节课所讲授的是第四单元环境设计的第一课《合理别的布局居住空间的设计》,居住室内设计也是室内生态环境的设计,它包括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生态设计,也称为绿色设计,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根据室内具体环境条件,利用各项节能技术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创造出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的设计艺术。现在的居住空间设计要遵循“以人为计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原则,住宅的实用是以使用功能为基础的。实用不仅仅需要有使用功能,而且更加注重人在住宅空间内的生活质量与对住宅空间的使用效率。而住宅使用的舒适与否是与室内设计的许多因素联系在一起的,它与实用是相辅相成的。最重要的是要考虑住宅功能、布局及设施、设备的使用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科学观念,并且符合生态和智能化标准等因素。所以必须衡量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人文特点、宗教信仰和民俗等外在因素;家庭成员的生活爱好、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工作性质和职业特点等,还有家庭的经济水平和消费意向的分配情况等等因素。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解居住空间应该由实用功能向多元的审美功能转化。功能是满足使用者需求本质的要素,继而产生对空间形式美的追求。体现在功能上的是:空间布局、家具的功能类型、合适的空间与尺度、空间的通透性与私密性、足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室内的适当照明、陈设设计以及电气的配套。体现在形式美上的有:空间与功能上的合适尺度、视觉要素的多样统一、三维组合(对称与平衡、调和与对比、节奏与韵律)等均反映在室内的视觉形象设计中。

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给学生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二、理论依据

以核心素养为理论基础,课程学者杨向东教授提出一个概念:“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景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下所孕育出来的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以及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分析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美术学科提出了五大学科核心素养,即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核心素养时期的美术课程,绝不是画出一张画、做出一个泥塑、剪出一张剪纸,美术课程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培养孩子们的独特的思维方法,这一思维方法要从人类历史上无数创造(造物及艺术作品)中,获取一种思维的趋异性、独特性、变通性、转化性、多元性等等。本堂课始终贯彻这一理论依据,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识别室内平面图,掌握居住空间的功能划分与布局规律,理解图像蕴含的信息(图像识读);运用多种工具、材料和美术语言创作具有一定思想和文化内涵的设计作品和表达意图的视觉形象(美术表现);依据形式美原理分析自然、日常生活和美术作品中美,形成健康审美观念(审美判断);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创意,并用美术的方法和材料予以呈现和完成(创意实践);从文化角度分析和理解美术作品,认识美术与自然及文化之间的关系,认同中国传统四合院文化,尊重世界美术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理解)。通过科学技术改变生活的案例展示以及室内设计中的尺度的探讨研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

四、    教育指导

本节课重点:让学生掌握空间、功能分区等概念,学会从专业设计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环境,从而培养和提高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领悟空间的能力。

本节课难点:让学生充分理解功能和空间的关系,领会“功能决定一切”的道理以及掌握室内设计平面图的绘制。

解决方法和策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通过合作探究展示分析成功案例,同时,为了让学生看清楚、弄明白平面图的绘制过程,教师以示范性的微课的形式进行展示。

教具与学具:

教具:多媒体播放工具、室内布置平面图图例、教学图片、测量工具等。

学具:《卧室及卧室家具测量表》、绘图纸、彩卡、铅笔、橡皮、格尺、圆规、彩卡、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课前准备

 

 

 

1.制作两个表格:《卧室及卧室家具测量表》、《自评和互评表格》;

2.制作课件:通过网络、书籍、图书馆等收集居住空间设计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并对高中生进行取样调查,与同学科教师讨论研究,最后制作出适合高中生可接受的《居住空间的设计》课件;

3.制作微课:准备录音像设备——准备绘图工具——准备文稿——录制——编辑,最后将其插入到课件适当的页面中,并进行检测;

4.准备图例:收集周围售楼中心的带有尺寸标注的室内布置平面图,发给学生做绘制平面图的参考;

5.准备绘图纸、制作模型所用的彩卡。

 

 

提前让学生测量自己卧室及卧室家具的尺寸,并按要求准确地填写在调查表格中。通过网络、书籍、图书馆等媒介搜索居住空间设计的相关知识,提前辅助预习本课内容。同时准备绘制平面图所需要的材料及辅助工具。

 

让学生提前进入居住空间的设计状态,并检查自己所准备的材料是否齐全。

 

创设情境

 

 

 

 

 

 

 

 

 

 

 

 

设想及提问: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保而舒适的环境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自己家的室内设计。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子说:“我有一个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同学们,假如你有一所房子,你想过怎样设计它吗?我们做一个互动游戏。如果大家同意设计方案,就做“V”字的手势,表示同意,如果不同意,就做“叉”的手势,表示拒绝。现在演示一下,同意……不同意……

 

我们进入问题:

1客厅要宽敞、明亮,可以请朋友们在客厅交流聚会;

2卧室也要宽敞、明亮,可以请更多的朋友在卧室交流聚会;

3卧室要宁静、温馨,不轻易被打扰;

4卫生间正对房门;

5餐厅设计成开放式,与客厅连在一起。大家发现没有,我们表达“同意”和“不同意”的时候。实际上,是从房间的功能上(幻灯片)考虑的。

 

 

引导学生进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景中,思考:假如自己有一所房子将如何设计它?根据个人体验以及课前准备,初步思考室内居住空间的设计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意

 

不同意

 

同意

不同意

同意或不同意

 

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导出本课重点内容:居住空间的功能划分。并为创意激发后所进行的“对未来居住空间的设想”埋下伏笔。

 

 

 

 

通过对老师所设计方案的意见表达,培养他们的审美判断;通过教师的讲解,初步感受设计的魅力。

 

任务一

 

居住空间的功能划分

 

 

 

 

 

 

 

 

 

 

 

 

 

 

 

 

 

 

 

 

 

 

 

 

 

图像识读

 

 

1看户型图

教师引领学生分析所收集到的居住空间的平面图(户型图),让学生观察,分析从中能获得哪些相关信息。

2案例分析

以老师家的空间布置为例,让学生说出老师家的格局。

3情境设计,引出研究任务

设置情景:我有一个朋友建议我把北面卧室和南面的客厅位置对调,我没有同意,你们猜一猜我为什么没有同意?(主要原因是考虑到卧室的私密性)引出第一个研究任务(居住空间的功能划分)。

 

 

 

从房屋格局、平面图中门窗的表示方法及空间的功能设计来分析。

发现空间布局有规律可循。

 

 

 

通过观察分析平面图,体会到好的居住空间的功能划分是以人为本环保而舒适为主。同时也初步认识了平面图,并且引出空间设计的分类。培养学生图像识读能力

1. 居住空间的分类:

公共空间:对内,是家庭聚集的中心,对外,是家庭与外界交际场所。直接体现了一个家庭的生活习惯和艺术情趣。

私密空间:每位家庭成员可以独处的空间。

 

2.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空间分类

公共空间(动区)包括玄关、客厅、餐厅、厨房等;而私密空间包括阳台、衣帽间、卫生间、书房、卧室等。

 

 

以秒读的方式理解各空间的具体功能及空间的分类方式,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思维上的启迪。

 

因为每个空间的功能接近生活,很容易理解,因此采用秒读的方式,快速欣赏。图文并茂的形式很学生容易理解并掌握各空间的功能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判断

 

 

 

 

 

文化理解

 

案例分析:借鉴传统四合院布局的居室设计亓育岱 2005

1简述传统四合院的文化理解;

2借鉴传统四合院平面图,分析传统四合院的流线;

3让同学们结合他们自己对传统四合院的文化理解分析一下此案例

 

 

 

 

4以客人房间的功能区域分析图。

明确就算只有一个空间也能实现多种功能。

 

 

 

思考此案例是如何运用四合院这一中国传统四合院式建筑布局的。

进一步加深理解公共空间(动区),私密空间(静区)。在室内布局中的体现。

通过观察、分析,掌握居住空间的功能划分与布局规律,加深对“功能分区”概念的综合理解。

 

 

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四合院。(文化理解)

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居家是一个家庭品位的体现,激发他们改造自己生活空间的欲望,从而实现由学到思由思成行的提升发展,扩展对空间和功能的理解。

 

任务二

如何实现小面积大功能

审美判断

1赏析室内改造案例

(板万村民居卧室改造吕品晶 2016 年)

讲述设计者的巧思妙想,强调此改造中既兼顾生产与生活相融合的传统需要,又满足对更加现代舒适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追求。

2视频案例分享

播放案例《北京机械车库的改造》

让学生思考设计者如何让20平方米的车库达到近百平方米的空间效果。(利用科技改变生活)

总结:此案例是运用翻折家具和机械停车的原理设计的。

 

让学生关注农村发展。

 

 

 

 

 

让同学们观看,思考并回答此案例是如何做到把小面积打造成大的空间。

 

提倡节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让学生认识到科技能改变生活,使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科学。激发探索与实践的热情。

 

任务三

 

室内设计的平面图绘制

 

 

 

 

美术表现

强调平面图绘制是本课的难点

1讲解什么是平面图?

2简述测量室内平面图所需要的工具对)(水平仪用实物说明)

3播放微课

播放自制微课《室内设计的平面图绘制过程》。

 

4总结绘制平面图步骤:

第一步:根据卧室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换算

        比例(120就是绘图纸上的1cm

        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20cm);

第二步:确定起始点后画出卧室内长宽;

        纸的大小:B425.7cmX36.4cm

        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第三步:画出墙的厚度(一般为200mm

        绘图纸上1cm);

第四步:根据门窗测量数据找出相应位置,并用特定的符号表示出来;

第五步:用专业符号注明实际尺寸(单位:mm)

 

了解平面图的概念,及测量室内平面图所需工具。

观看微课,初步了解平面图绘制的方法和步骤。

真正学会平面图绘制。

通过微课的播放能够迅速而又清楚明了地观看到并掌握制图的全过程。

 

 

 

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会平面图绘制,把难点问题化解,让学生很容易地掌握。

 

创意实践

 

实践探究  分组合作

以桌为单位,选择你们其中一个人的卧室进行改造,根据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测量的卧室及卧室内家具尺寸,一个人负责绘制卧室平面图,另一个人负责剪切卧室中家具模型。(学以致用)

卧室的尺寸测量表:

 实际尺寸(cm)            1:20比例(cm)测量名称长宽高长宽高卧室      门      窗       距离东墙距离西墙 距离东墙距离西墙  窗户的位置      门的位置      

卧室内家具测量表

  实际尺寸(cm)            1:20比例(cm)测量名称长宽高长宽高床      床头柜      衣柜      桌子      椅子      梳妆台      


 

让学生们根据自己实地测量的卧室尺寸,借鉴微课的学习,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卧室平面图绘制及家具剪切。

 

 

让每一个学生掌握室内设计的平面图绘制的方法与技能,为他们的创作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让学生互评,查漏补缺,让学生深入地掌握绘图技巧。

 

 

 

 

 

 

 

 

 

 

 

 

 

 

 

 

 

任务四

 

室内设计中的尺度

审美判断

 

1阐述:人体尺度是设计者确定尺度的唯一标准。

2明确说明现代化家具设计除了考虑人体尺度,还要考虑活动幅度

3图例分析《与我们关系密切的尺度》

明确指出:人体尺度是设计者确定尺度的唯一标准。要求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严肃认知地学习室内设计。

让学生牢记在安排家具时要考虑人体工程学。

让学生知道设计不是漫无目地,随心而定,而是依赖与人体工程学,让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生活动:

1. 探究合作

甲乙两位同学把卧室平面图和剪好的家具模型放在一起,讨论研究,看怎样才能更美观、更合理地安排家具。

2展示评判

分组展示,其他同学给予意见,判断如何才能使其设计更为美观、更为合理。

 

 

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探究,最终拿出一套本组认为的最完美的设计方案。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完美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创意思维

1播放短视频《节约空间的家居创意设计

 

 

 

 

2鼓励学生认真填写课堂自我评价表及对未来居住空间的设想。

课堂效果调查表

 内  容是否1掌握了居住空间的功能划分及布置规律  2能将所测数据以平面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3能在卧室平面图中合理设计安排家具  4对本堂课自己表现非常满意  5你是否想成为一名室内设计师  

未来居住空间的设想

     

3、     教师小结:未来居住空间的设想可以是智能化、生态化、简约化、多功能化等等。

观看,思考,激发创意思维。

 

 

 

 

 

 

 

学生自评

 

 

 

 

 

 

 

 

 

 

 

分享自己对未来居住空间的设想。

 

 

 

 

让学生感受现代家具向着多功能、多元化趋势,展示未来,培养其无限的想象力,培养他们创新思维。

 

 

回顾本堂课所学内容

 

 

 

 

 

 

 

 

 

 

再次激发创意思维

 

 

 

 

升华他们的设想

 

课堂总结

 

本堂课一共研究了四个任务

一、居住空间的功能划分

二、如何实现小面积大功能

三、室内设计的平面图绘制

四、室内设计中的尺度

 

 

全面地回顾本堂课所学内容。

 

总结知识,加深学习印象,促进学生反思。

 

 

 

创意实践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设想未来居住空间,查询相关资料完成一个平面图。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设计报告,与同学们互相交流。

 

 

参考书:

序号参考书名称出版社作者、编者出版时间1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中国青年出版社黄艳2007.72室内设计上海人民出版社梁展翔2004.63如果我是建筑设计师中国电力出版社(美)克里斯.范杜森2018.14住宅空间设计南京大学出版社金颖平、林丰春2015.1

 

推荐经济频道“交换空间”栏目

 

 

运用创意思维和创造方法,完成平面图绘制,并完成互评环节。

 

课堂拓展

知识延伸

 

板书设计

 

 

合理的布局—居住空间的设计

一、居住空间的功能划分

二、如何实现小面积大功能

三、室内设计的平面图绘制

四、室内设计中的尺度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12-06 13:54:34

教学(活动)设计

最新教学(活动)设计

推荐教学(活动)设计

热门教学(活动)设计

热评教学(活动)设计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