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活动)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上册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9-11-01 2019-12-30

所属计划:初中美术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初中人教版美术课本上册教学设计

发布者:崔桂芳

上册教学设计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孙梅    所属单位:东宁市绥阳镇中学    提交时间: 2019-12-03 08:50:40    浏览数( 0 ) 【举报】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国画作品,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通过分析中国山水画不同作品之间的艺术特色,懂得如何感受艺术之美,及诗画与印章怎样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的。

教学重点: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结合。

2、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人文精神,以及这种思想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

1、教法: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由老师提出问题,并让同学们自由讨论。

2、学法:自主学习并进行讨论。

教具准备: 教材、备课本、课件等。

学具准备:笔、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上下课起立进行清点人数等等。 

二、引入新课:

回顾上堂课所学的中国古代人物画,通过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欣赏,我们对中国画有了略微的了解,今天我们将去了解并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以及体会它的中国人文精神。

三、讲授新课:

中国古代山水画主要描写对象是自然风景。它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间接地反应了社会生活。

(一):如同中国古代人物画一样,中国古代山水画也有它自己的艺术传统。(板书:画面要求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在表现上要求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要求山水画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满足于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要求画家把对自然景物的认识与感受,与被描绘的客观对象很好地结合起来,使情与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这种融合中,表现出十分鲜明的、可给人以启发和思想的自然景物,同时又包含这耐人寻味的意蕴。下面我们欣赏几幅宋、元的山水画。

《江山秋色图 》赵伯驹 北宋

《幽谷图 》郭熙 北宋

《踏歌图》 马远 南宋

《万壑松风图 》李唐 南宋

《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 元

《渔父图 》吴镇 元

提问:大家在刚才的欣赏过程中是否感受到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教师作补充,并详细讲述这几幅图画的不同,及它们所反映的传统文化,

(二)中国古代山水画艺术特色(板书: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

1、构图(板书:空间上采用高远、平远、深远的构图方式)

中国古代山水画在空间上采用高远、平远、深远的构图方式,如《溪山行旅图》《青卞隐居图》,有时也采用长卷,如《千里江山图》。中国古代山水画创造的这种独特的处理空间关系的艺术手法,既体现了中国画家独特的观察自然的方法,同时也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胸襟,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

2、皴法(板书:披麻皴、折带皴、斧劈皴、雨点皴、卷云皴、荷叶皴等)

在这些表现程式的应用上,反对照搬,主张灵活运用。

四:课堂总结:

归纳总结一下本堂课的内容以及学生们的感想与观点,并加以确定。

五:作业布置(练习):

1、从本课中,你体会到中国古代山水画家的内心追求了吗?

2、举例谈谈中国山水画在空间处理上的特点?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12-06 12:05:15

教学(活动)设计

最新教学(活动)设计

推荐教学(活动)设计

热门教学(活动)设计

热评教学(活动)设计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