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活动)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交一篇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9-11-07 2020-02-29

所属计划: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要求:1.内容在《设计1》、《设计2》中任选

2.字数不限


发布者:武慧敏

交一篇教学设计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胡成英    所属单位: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9-11-19 08:47:53    浏览数( 1 ) 【举报】

常见结构的认识教学设计

                    牡丹江一中   胡成英

一、教学内容与相关课程标准要点分析

 《技术与设计2》分为四个学习专题。机构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结构与设计”作为第一专题开始学习,侧重从力学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及其分类,从受力角度分析结构类型及实体、框架、壳型三种不同结构的受力特点。

二、教学对象分析

    环顾周围,任何事物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学生天天在于结构打交道,对于结构并不陌生,《技术与设计一》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形成了初步的技术素养,分组实验、合作探究等能力形成。本节课联系学生生活,逐步展开关于结构概念、类型、受力特点的学习。充分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到技术并不陌生,技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从生活实例去剖析技术,学生理解起来更加深刻。典型结构的欣赏与评价是技术知识的升华,可从身边的小实例推广到典型结构,让学生有话说,准确区分出技术与文化这两个角度正确评价结构。

三、教学目标分析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结构联系生活,引入结构的概念及其类型;

⑵、利用生活中常见实例分析结构的受力特点及结构类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结构无处不在,从身边找例子,找学生熟悉的例子来分析它特有的结构,总结结构的类型和受力特点。

⑵、工程结构、自然结构、社会结构、语法结构等多个角度切入,让学生充分了解技术之广泛,不仅仅存在于技术领域,技术深入到社会各个范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结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⑵、实例观摩、小组探究、讨论合作等环节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结构;

⑶、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大胆设想创作结构。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结构的概念、类型及其受力特点;

    难点:从受力分析的角度分析判断结构,正确评价典型结构。

五、教学策略设计

本结构突出强调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弱化教师主导地位,像导游一样引领,从生活实例入手由小到大,推广到技术领域,再到世界典型结构,有铺垫学生学习起来没有陌生感,适度放手给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探究时间,在探究过程中分析出不同结构的受力特点,这样的课程侧重的不是学生在学,而是像设计师一样的在交流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所学知识更容易理解,课堂教学轻松愉快,取得较好的效果。

六、教学媒体及教具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系统,砖头、筷子、鸡蛋等作为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壳型结构教具

七、教学准备

砖头、筷子、皮套、鸡蛋、铅笔、火腿肠等实物 

八、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知识回顾

 

 

 

 

问:有了技术与设计一的基础,在座的设计师还有哪些愿望?

学生大胆想象

激发学习热情

二、新课导入

结合教材设计与实践实例让学生观看两种不同砖头的罗列方式,猜测哪一种会垒得更高

学生交流讨论,意见不一致。

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结构的概念

概念导入

结构的含义: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

举例示范

无处不在的结构,如人类的骨骼、鸟的羽毛、蜂巢结构、桥梁、比萨斜塔等

 

教师抛出概念,学生瞬间记忆。进而补充实例深刻理解。

生活实例演示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

四、结构与力

 

 

从力学角度给结构重新定义: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应力的物体形态,结构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

内力: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改变, 产生一种抵抗的力 。

应力:是构件的单位横截面上所产生的内力。

当应力达到某一极限值时, 结构就会遭到破坏。用公式表示应力为:σ =F/s, 其中 ,F 是内力   ,S 是受力面积 , σ是应力。

 

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把陌生的应力来由理解清楚,并且能够联系压强的求法,应力的单位同压强一样都是帕斯卡

由外力到内力再到应力,学生逐步理解,更为透彻。

五.五种受力形式

 

教师通过分吃火腿肠的实例讲解结构所能承受的五种力:拉力、压力、扭曲力、弯曲力、剪切力

学生动手实践尝试分吃火腿肠的方法:

拽——拉力

掰——弯曲力

拧——扭曲力

剪——剪切力

切——压力

动手动手实践环节学生记忆更为深刻

六.结构的分类

 

结构在受力时根据承受和传递力的方式的差别,可以分为3种类型: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壳形结构。

 

  

学生观看多媒体演示,视觉感受典型结构,再去跟结构的不同类型一一对应。

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完美结合有助于学生理解新信息。


实体结构:主要承受压力

例:墙体,砖头等

框架结构: 既可以承受压力又可以承受拉力

例:脚手架,铁塔,凳子等

壳形结构:分散力

例:安全帽,鸡蛋,蒙古包等

学生实验探究:

将木块垒成墙体的形状,进行承重和撞击实验,观察变形情况,观察分析结构受力特点。

结论:实例结构可承受压力,不耐弯曲力。

鸡蛋壳开口向上开后先下两组实验对比,分别让铅笔自由坠落让学生观察破损程度。

结论:壳形结构分散力

学生动手探究,有助于理解记忆结构的受力特点,方便以后结构设计选用合理的结构类型。

七.综合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机构的类型和不同结构的受力特点,一定有兴趣动手尝试创建属于自己个性创意的结构,那么我们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以竹签、皮套这些常见的材料,;来搭建属于你的创意个性框架结构。

学生以实验组为单位,交流设计构思,动手搭建结构

学生由新授课程到熟练应用

 

九、教学反思

 结构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不论是微观世界还是宏观世界,物体保持其稳固耐压状态,取决于它自身独特的结构。通过本节课常见结构的认识,学生能够对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理解结构的概念,熟悉对应作业场景说出结构的受力形式;结构的三种不同分类及受力特点。能够从结构角度正确评价现有技术成果,有创造激情有意愿设计属于自己风格的独特结构。本节课存在的不足,在动手实践环节,活跃的学生锻炼的机会多一些,沉闷的学生锻炼机会相对较少,是实践能力提升方面稍有不平衡。更值得技术教师进一步思考。


附件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20-02-22 17:45:15

教学(活动)设计

最新教学(活动)设计

推荐教学(活动)设计

热门教学(活动)设计

热评教学(活动)设计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