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活动)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9-11-13 2020-12-13

所属计划:初中音乐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并对其产生兴趣。

2.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表演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3.通过听、唱、舞、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音乐和舞蹈。

2.在不同形式的表演中快乐体验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学难点:唱准并掌握带附点和带有休止符的节奏:

教学准备:道具筷子、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

.导入

1.师生问好:

师:“啦啦啦啦啦………

生:“啦啦啦啦啦………

(师生互动)

师:欢迎同学们来到今天的音乐大本营,和老师一起走进美妙的音乐世界。

2.师:同学们都知道在我们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许许多多美丽而神奇的地方令人向往。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你们想去吗?那我们怎么去呢?你能给我们这次的旅行推荐个交通工具吗?(生:飞机、火车、汽车.......)老师给大家选择了一个特殊的交通工具, “马” 好,请同学们跨上马背,抓好缰绳!准备好了马?“驾”我们一起出发啦!(教学意图:以往学生出行的交通工具都是车,设计这个骑马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能积极主动的参加到这个律动当中)

3.合着《我是草原小牧民》的伴奏音乐律动。(教学意图:对这首歌的音乐有个初步的印象,在律动中活跃课堂气氛。)

师:骑马的感觉怎么样呀?我们骑的可是千里马呀,这么快就到达目的地了,快坐在马背上休息一下,看我们到了哪里?

.走进草原

1.听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欣赏草原风光,并简单介绍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师:你能看图说一说图中有哪些美丽的风景吗?(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洁白的毡房、成群的牛羊)老师不由得想起了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一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描写的就是大草原上的景色。

师:那你知道在大草原上生活着哪一个少数民族吗?(蒙古族)(教学意图:通过听、看、老师讲解,学生对蒙古族这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有个初步了解。)

教师总结:蒙古族是中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一向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喜爱骑马、摔跤和射箭。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草原,一起来感受蒙古族的音乐。

.学唱歌曲

1.播放歌曲,生聆听。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高兴、自豪、开心、骄傲……)

2.师:让我们带着小牧民的骄傲自豪的心情,再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3.学习节奏

 X0 X0 ∣XXX   X|

X.   XXX X ∣

4.师:请你像我这样做  生:我就像你这样做。有节奏的读歌词。

5.教师范唱歌曲。

6.学习歌曲,教师帮助解决难点。“草儿青青羊儿肥”————青青的草儿跳起来了,肥壮的羊儿扭起来了!(休止符、前倚音)

7.师生随琴接龙唱

8.全体带着感情齐唱歌曲。

.表演歌曲:

1.我们一起感受并学唱了蒙古族歌曲,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蒙古族的舞蹈:筷子舞,顶碗舞,挤奶舞等等。今天我们来学习筷子舞。

2.学习筷子舞的基本动作

3.律动筷子舞《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意图:让学生亲自体验并学习蒙古族舞蹈的代表性动作,深刻体会蒙古族舞蹈的韵律。)

4.学生分为演唱组和舞蹈组进行表演。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同欣赏和演唱了蒙古族歌曲,理解了小牧民骄傲自豪,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也初步了解了蒙古族的筷子舞,丰富了蒙古族音乐带给我们美好的感受,最后,让我们再次唱起《我是草原小牧民》。

 

 


发布者:夏暖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顾博雯    所属单位:绥芬河市第二中学    提交时间: 2019-12-12 09:29:28    浏览数( 0 ) 【推荐】 【举报】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欣赏〈〈草原放牧〉〉,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草原,对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挚爱之情。

2、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体验、发现、和表现音乐的美,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

3、让学生从音乐中找节奏,从而复习巩固“x—、x、x ”节奏。

4、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音乐作品,注重学生音乐的体验,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

二、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体验、发现、和表现音乐的美,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

三、教学难点:

歌曲的节奏较紧密,学生演唱有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律动导入

1、动一动

师生随音乐《草原上》《草原就是我的家》律动(多媒体放大草原的画面)

2、唱一唱

师生随音乐《草原上》《草原就是我的家》复习演唱

3、说一说

师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站在了《草原上》,草原上有些什么呢?

生讨论:(学生自由讨论大草原上的风土人情)

师谈话:通过小朋友们的讨论,老师知道你们又一次领略了大草原上草儿青,羊儿肥,人儿喜的美丽景象,小朋友们对大草原真是太熟悉了,原来“草原就是你们的家”,那你们就是草原——小牧民。(二)节奏练习,舞蹈配合

1、读一读(师生配合读节奏)

x x x | x x | x x | x —| x. x | xx x ||

(师)我是个草原小牧民啊哈啊哈嗬

x x x | x x | x x | x —| x x x x | x x x x ||

(师)手拿着羊鞭多自豪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x x | x x | x x | x — | x x | x x ||

(师)草儿青青羊儿肥刷刷刷刷

x. x x x | x x x | x x | x — | x — | x — ||

(师)美在眼里喜在心喜在心哈哈

2、议一议

(1)学生复习讨论蒙古舞(扬鞭勒缰硬腕硬肩挤奶……)

(2)讨论四条节奏中可以选用哪些舞蹈

3、跳一跳

(1)分组自选一条边读边跳

(2)集体组合边读边跳

(三)歌曲导入,牧民欢歌

师谈话:草原人民能歌善舞,不仅能跳得一曲好舞,也能唱得一曲好歌。瞧,他们来了。(多媒体播放蒙古小牧民们在草原上载歌载舞的情景,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

1、跳一跳

(1)出示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根据歌词选用节奏练习中的舞蹈,分组练习

(2)舞蹈练习(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

2、唱一唱

(1)集体跟唱

(2)寻找难点,解决难点(学生自己找难点,再请学生帮助解决)

(3)启发有感情地演唱曲调

3、读一读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听一听唱一唱

(1)聆听教师范唱

(2)学生自主练唱

(3)讨论歌曲情感

(4)有表情地演唱

5、综合体验

(1)编一编分组自由练习

(a)用“x”和“x—”选用节奏乐器为歌曲伴奏(双响筒碰铃串铃沙球)

(b)用舞蹈为歌曲伴奏

(2)演一演集体表演

(四)、音乐欣赏

1、听一听想一想

草原小姐妹在干什么?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怎样?

2、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

第一段情绪怎样?表现了什么?(多媒体显示草原小姐妹静止的画面)

学生讨论后,根据正确的回答多媒体显示草原小姐妹快乐放牧的情景,表现了草原小姐妹放牧时愉悦、欢快的心情。

第二段情绪怎样?表现了什么?(多媒体仍然显示草原小姐妹静止的画面)

学生讨论后,根据正确的回答多媒体显示草原小姐妹的优美舞姿,表现了草原小姐妹用歌舞抒发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3、画一画用线条或图形表示每段音乐的情感

4、跳一跳根据音乐的情绪用蒙古舞(扬鞭勒缰硬腕硬肩挤奶……)来表现《草原放牧》的情景。

5、动一动选用“x”和“x—”选用节奏乐器为乐曲伴奏(双响筒碰铃串铃沙球)

6、演一演集体表演


老师评语

本节课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真正目的。

评语时间 :2019-12-12 09:37:57

教学(活动)设计

最新教学(活动)设计

推荐教学(活动)设计

热门教学(活动)设计

热评教学(活动)设计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