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活动)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9-12-02 2019-12-20

所属计划:高中数学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上传一篇教学设计即可

发布者:陈艳华

教学设计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陆波    所属单位:牡丹江市第十五中学    提交时间: 2019-12-17 14:30:44    浏览数( 0 ) 【举报】

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一、教学内容分析

对数函数是在指数函数之后的高中学习的第二个重要初等函数,是指数函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从知识内容或思想方法的方面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都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与指数函数相比,对数函数所涉及的知识更丰富、方法更灵活,能力要求也更高。学习对数函数是对指数函数知识和方法的巩固、深化和提高,也为解决函数综合问题及其在实际上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前面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学习的基础上,用研究指数函数的方法,进一步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性质应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完善初等函数的认识系统性,加深对函数思想方法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学会用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2)渗透类比、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数函数的图像,发现并归纳对数函数的性质。

(2)使学生理解“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通过对数函数的性质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类比、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新知识的构建,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大胆猜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难点:底数a对图像的影响及对数函数性质的作用。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探索新知

 

 

 

 

 

 

 

 

 

 

 

 

 

 

 

 

 

 

 

 

 

 

 

 

 

 

 

 

 

 

 

 

 

 

 

 

 

 

 

 

 

 

 

 

 

 

 

 

 

 

 

 

 

 

 

 

 

 

 

 

 

 

 

 

 

 

 

 

 

 

 

 

 

 

 

 

 

 

 

 

 

 

 

 

 

 

 

 

 

 

 

二、

知识应用

 

 

 

 

 

 

 

 

 

 

 

 

 

 

 

 

 

 

 

 

 

 

 

 

 

 

 

 

 

 

 

 

 

 

 

 

 

 

 

 

 

 

 

 

 

 

 

 

问题1、研究函数性质一般从哪几方面内容研究?

(学生回答:研究函数的性质一般研究下面一些内容:定义域;值域;某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值;单调性;奇偶性;图像的对称性等等。)

 

问题2

在同一个坐标系中用描点法画出函数的图象,并说明这两个函数的相同性质和不同性质。


学生可能从定义域、值域、过定点、单调性等方面说明。

教师再提出问题,这两个函数图象间还有什么关系?

若学生能说出图象关于x轴对称,则教师追问为什么,若学生说不出则教师让学生找图象上的这些点观察。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因为点和关于x轴,所以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从而,总结出底互为倒数的对数函数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

 

问题:在上面坐标系中再画出的对数图象,观察比较,然后猜想的图象与它们的位置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当函数值时,对应的不同点的的值,从而进行比较。最终得出当底大于1时,底越大图象的规律。

追问:你们能猜想出对数函数底大于零小于1时底越大图象的规律吗?

问题3、通过函数的图象,你能说出底数与函数图象的关系吗?函数的图象有何特征,性质又如何?这些个函数的相同性质和不同性质?

先由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总结出函数的性质.

图象的特征函数的性质(1)图象都在轴的右边(1)定义域是(0,+∞)(2)函数图象都经过(1,0)点(2)1的对数是0(3)从左往右看,当>1时,图象逐渐上升,当0<<1时,图象逐渐下降 .(3)当>1时,是增函数,当0<<1时,是减函数.(4)当>1时,函数图象在(1,0)点右边的纵坐标都大于0,在(1,0)点左边的纵坐标都小于0.     当0<<1时,图象正好相反,在(1,0)点右边的纵坐标都小于0,在(1,0)点左边的纵坐标都大于0     .(4)当>1时>1,则>00<<1,<0当0<<1时 >1,则<00<<1,<0 

 

问题3、仔细观察图像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找出,对数函数的底互为倒数,则图像关于x轴对称。若学生在前面能找出此性质这一问题就省略)

 

问题4

完成对数函数性质的总结:

函数解析式图像性质    

 

 

1、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

1   

2 

3   , 

独立思考:

1、构造怎样的对数函数模型?

2、运用怎样的函数性质?

 

2、比较下列各组数中大小

1 > 

2<

3 >

3、已知,则之间的大小关系                

问题:观察图像真数大于1而对数小于零的对数的底有什么特点

4、比较的大小。

 

 

    o    

 

 

 


 

5、已知函数,当时,求的取值范围?

6、当时,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指明本节课的研究方向

,类比指数函数进行类比研究

 

 

 

 

 

 

学会用描点法画不同类型的对数函数图象及性质

 

 

 

 

 

 

 

 

 

 

通过图像的对比,使图像直观、准确,便于学生理解图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目的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图像间的关系,底互为倒数的对数函数图像关于x轴对称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对数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以巩固对对数函数性质的掌握和理解,培养学生分类讨论问题的思想。

 

 

 

 

 

 

 

 

 

 

 

 

 

目的培养学生对图像的应用意识,掌握借助对数函数图像解决问题。体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

 

 

的比较中,体现底互为倒数的对数函数,图像关于x轴对称这条性质。在与的比较,意图为让学生更灵活的借助中间量进行比较。

 

 

培养学生运用的分类讨论思想方法以及对数函数性质的应用。

 

 

这道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综合题设计目的培养锻炼学生学生对数形结合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提高解题能力。

 

三、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回顾,使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整体把握。掌握对数函数的的图象与性质,体会类比、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类与整合的思想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

四、

布置作业

必做题

1、比较大小:

1

2

3

4

2 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

1

2

3

4

3、已知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上是减函数,若,则不等式 

的解集为      (      )

A(2+∞)         B

C.    D

选做题:

已知:  

1)若 ,求的值

2)若,比较的大小。


 

 

教学反思:

存在问题:

1、从本节课设计的整体看不是一堂完整的课。首先,如何引入本节课没有交代。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体现师生双边的活动的过程。

2、从内容看,课上应把不同底的对数函数图象画到同一坐标系内,这样有利于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

3、对于底互为倒数的对数函数图象关于X轴对称这条性质没有强调。

4、在题目设置比较单一。

5、本节课主要利用类比、数形结合数分类讨论等方法来解决,而我在上课时没有很好的体现这些数学思想方法。


老师评语

教学(活动)设计

最新教学(活动)设计

推荐教学(活动)设计

热门教学(活动)设计

热评教学(活动)设计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