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活动)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写一篇《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9-12-02 2019-12-31

所属计划: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写一篇《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教学设计

发布者:王平斌

写一篇《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教学设计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巴学军    所属单位:柴河林业局初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9-12-03 20:07:42    浏览数( 2 ) 【举报】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内容;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的艰难险阻;分析理解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供多个学习条件,增强求知欲,增强合作和协调意识,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先烈们在长征途中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献身、追求崇高理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深对长征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激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感情。

教学重点

【重点】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背景及意义;遵义会议。

【难点】

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1.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会议是哪次会议?

3.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什么是长征精神?

【新课导入】

(材料式导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毛泽东在长征途中所写的一首诗,概括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那么,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长征?他们在途中遭遇了哪些艰难险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长征”,去感受长征的历程。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由于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从1930年底,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结果均被红军粉碎。阅读教材P81,回答: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和结果。

答案提示: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上“左”的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2.阅读教材P82P83,思考:

(1)长征初期,红军情况如何?

答案提示:1934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8万人西进,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但人员损失过半。在这样的情况下,博古等人执意要去湘西,而敌人已经在红军去湘西的路上布置了新的防线,此时毛泽东提出放弃进军湘西,而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得到大家的认可,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克了遵义。

(2)红军占领遵义后,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成为影响中国革命的一次重要会议。那么这次会议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案提示: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3)遵义会议的召开有什么意义

答案提示: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教师点拨:遵义会议首先着重解决了当时最为急迫的军事路线问题,使红军由被动转为主动,成为长征走向胜利的关键一步。遵义会议对中央领导机构进行了调整,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为夺取长征胜利提供了根本的组织保证。遵义会议后我们党更加自觉地从实际出发选择战略转移的方向,这对于各路红军会师西北、促进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转变具有重大意义。

(4)这次会议是在没有共产国际代表指导的情况下,由中共自己召开的。对此,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是什么?

答案提示: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有能力解决自身的问题,我们应该相信党、热爱党。

知识点二 过雪山草地

1.活动一 根据P82《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说说遵义会议后红军的军事行动。

答案提示: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

2.结合P83插图,说一说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

答案提示:恶劣的自然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原,缺衣少食,以及敌人的围追堵截。

知识点三 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阅读教材P83相关内容,说一说长征的胜利要关注几次会师?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答案提示:两次,分别是193510月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在吴起镇的会师;1936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的会师。长征结束的标志是甘肃会宁三大主力会师。

2.阅读教材P84内容及“材料研读”,分析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答案提示: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活动二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什么是长征精神?

答案提示: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教师点拨:长征精神的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

小结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的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那传奇式的献身精神和坚忍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长征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朝着未来前进。

       板书

一、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时间、内容、影响) 

二、 过雪山草地 

三、 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课堂练习

 

 

布置作业:

 

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影响。

 


附件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12-04 08:40:04

教学(活动)设计

最新教学(活动)设计

推荐教学(活动)设计

热门教学(活动)设计

热评教学(活动)设计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