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活动)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体现核心素养理念的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9-12-10 2020-02-29

所属计划: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而《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学生德育发展的最佳载体,自然成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有效手段。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设计一节《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设计,使学科核心素养这一理念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发布者:杨威

体现核心素养理念的教学设计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葛晓林    所属单位:牡丹江市阳明小学    提交时间: 2019-12-11 09:03:04    浏览数( 0 ) 【举报】

春秋的时候,孔子领着他的学生周游列国,到了卫国,他的学生子贡问他:“老师,您就跟我说,这一辈子,您就告诉我一个字,我就可以终身受益。”老师还特宽和,商量的口气说:“岂恕乎。”他的意思是说,如果有这么个字,那这个字就是“恕”字。什么叫宽恕,什么叫宽容,他又解释道。“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个儿觉得不想干的事,你就别强迫别人干。”这一做法,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各民族通用守则。

当时效果很好,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肯定。

我在第二次讲《保持良好的心态》时,没有直接引入这个故事,而是采用对比方法讲了两个故事。

这几年,英国的小学生,火气非常大,动不动就挥拳出脚或砸东西。这可难坏了英国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他们想了很久,才提出同学之间要相互原谅。接着我讲出孔子的故事,并把“原谅”与“恕”用箭头连接起来作为板书。

这样讲,效果更好。不仅使同学们了解了做事、做人要相互宽恕、宽容,又使同学们了解到中华民族有几千年悠久历史,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科学的底蕴…‥

长期以来,我在讲品德课时,往往以课为“单位”,对整个“单元”理解不深,缺乏对课与课之间前后联系的认识,造成了课与单元脱节。

还以这节课为例,我在第一次上课时,舍弃了教材中“患者得癌症”的例子。把这节课单纯理解成了就是要教会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次讲课,我觉得不太适宜,对整个单元进行了反复推敲、认真研究。这个单元的重点是“珍爱生命”,而“保持良好的心态”是珍爱生命的必要手段,我怎能把这个至关重要的例子舍弃呢?我又想到叶澜教授的讲话,“教育是什么?“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通过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不能孤立、简单地钻研一节课,而要全面、整体的研究教材,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12-20 08:20:09

教学(活动)设计

最新教学(活动)设计

推荐教学(活动)设计

热门教学(活动)设计

热评教学(活动)设计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