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活动)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体现核心素养理念的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9-12-10 2020-02-29

所属计划: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而《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学生德育发展的最佳载体,自然成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有效手段。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设计一节《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设计,使学科核心素养这一理念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发布者:杨威

体现核心素养理念的教学设计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边朝霞    所属单位:牡丹江市新华小学    提交时间: 2019-12-19 19:53:21    浏览数( 0 ) 【举报】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问题与对策分析

一、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

虽然小学教学方法一直在进行改革,但是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课堂中,教师还是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教师通常都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空洞死板地给学生进行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不能掌握相关的规律,小学品德还是停留在课堂上,作为学生的一项任务去完成,对小学生的积极性有不好的影响。

2.教材和生活缺乏联系

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总是按照教材的顺序,一点一点地给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学习的知识只是停留在教材中。而教材为了适应所有学生的要求,选择的材料都是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的,并不能针对学生的个体有所体现,所以学生只是学到了表面上的理论知识,并不能进行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将教材和生活区分得太明显,不给学生表现自我经历的机会,让学生很难投入到思想品德教学中去,失去了教学的意义。

3.没有使用典型的价值案例

思想品德课本知识含量毕竟是少数,学生在学习教材的时候,通常只能是使用有限的案例进行生活联想,并不能掌握最新的动态消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缺乏最新知识的引进,在现实生活中代表性的案例没有给学生介绍,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体现,学生的思想出现偏差也不能及时进行纠正,导致了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并不能快速提高。

二、加强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策略

1.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要转变教学的思想,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改变原来的教学思路,将课堂更多的留给学生,做好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思维习惯,制定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策略。

2.教材要和生活紧密联系

思想品德选择的课程都是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所以教师要善于使用这些机会,更加贴近生活。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给学生讲述教材之外和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在教材的基础上,拓展知识面,丰富教学的内容,领会生活的本质。例如在进行农村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便利的条件,让学生去农村感受农村生活的环境,他们的生活并不是原来那样艰苦,他们在享受着宽松的生活环境,新鲜的空气,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满足的笑容。这样接地气的教学活动才会让学生更加喜欢思想品德的教学。

3.进行多种课堂活动

小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分散,很容易被其他的事物吸引注意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尽量采用多种活动,提高学生的精力,让学生投入的进行思想品德的学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思想品德相关的视频动画,让学生充满了观看的兴趣。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中舒适温馨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思想品德的素质。对于很多经典的案例,教师只是使用一张嘴很难表达清楚,不如使用多媒体播放制作好的动画,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进行学习。

4.重视学生自身的体验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12-20 08:26:47

教学(活动)设计

最新教学(活动)设计

推荐教学(活动)设计

热门教学(活动)设计

热评教学(活动)设计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