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活动)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大禹治水 作业周期 : 2019-12-16 2019-12-31

所属计划: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继续培养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熟读课文,理解“倒塌、堵塞、叮嘱、开凿、垒、长年、欣欣向荣、敬仰、爱戴、英雄”等词语,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理清作者思路
3.自主阅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通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课前准备:
1.教师查阅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制作有关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自学字词,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了解预习,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课前都读过那些古代的神话故事呢?
2、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题目就叫《大禹治水》(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读完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炼:大禹为什么要治水?怎样治水的?结果如何?)
二、自主读文 ,独立识字:
1、大禹为什么要治水?怎样治水的?结果如何?请同学们走进课文,边读边想,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划出来,先自己解决、
2、有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吗?请组长组织小组同学互相学习、
3、在刚才小组学习中,还有那些字你们觉得容易读错和写错呢?根据学生的情况重点指导:“丘、禹、野”几个难检字的读音和写法和妻、凿、雄的部首、写法;会通过词语辨别多音字“处”与“塞”
4、学会了生字,小组比赛读课文达到熟读课文、
三、解决问题,理清层次: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阅读,你一定知道了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请你们用自己的话说说、
2、上古时代禹率领民众治理洪水的故事印在了人们心里、对于这个故事,你们刚才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还记得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那些地方写了大禹为什么要之水?那些地方写了大禹怎样治水的?那些地方又写了结果如何呢?引导学生学会默读,解决问题、
3、根据学生的回答,理出文章的层次,第一部分(1)描写了洪水肆虐的危害;第二部分(2-4)主要写大禹率领民众治水的过程;第三部分(5)些治水的结果--洪水终于退了,大地又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回归整体,朗读检测:
1、请同学们分段读文,熟读课文、
2、检测学生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字词,学生交流、改错、
五、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发现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2、教师范写,有重点地指导、
3、学生描红临写、
4、交流、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导入学习: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大禹治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呢?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二、自主读文,捕捉信息:

1、今天让我们再次沿着时间的隧道,走进这个远古时代的动人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认真地读课文,看看你能从中读懂什么?能获得那些信息?一会儿要通过抢答题接受检查,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捕捉信息、

2、出示抢答题,检测学生自渎情况:

1)从那些词语可看出洪水对人们的危害大?

2)文中出现两个人物分别是谁?他们什么关系?

3)鲧和禹分别用什么办法治水,请概括回答、

4)鲧临死前对儿子禹说了一句什么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5)鲧和禹治水的结果如何?

3、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有关对应的文字、

三、走进文字,自主学习:

1、刚才我们大家说了,禹治水和他父亲不同,他父亲主要采取堵的方法,禹主要采取疏通的方法,那么,禹具体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走进课文第二部分,一边默读一边画出描写禹做法的词语,写写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提升:

1)引导学生抓“开凿、挖通、垒起、引到”体会禹的卓越的战略眼光和超群的智慧,相机指导朗读、

2)引导学生从“常常、泡在、只好、才、仅仅、就、却”等词语体会大禹抛家舍业的奉献精神,相机指导朗读、

4、创设情境,引导想象、(出示图画、配音乐)同学们,大禹为了治水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请你们想想大禹每次都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请写下来、

5、引导交流所想的内容,进一步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三、 讨论探究,升华情感:

1、孩子们,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白:大禹卓越的战略眼光、超群的智慧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四、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请同学们自读补充的有关大禹治水的小故事。

2、读后交流体会。

发布者:李晓飞

大禹治水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李俊峰    所属单位:牡丹江市水泥小学    提交时间: 2019-12-17 14:53:09    浏览数( 3 ) 【举报】

《落花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会读“播种、吩咐、便宜、石榴、茅亭、榨油”等词语,理解“居然”的意思。
2.能有感情朗读课文,重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和全家人议论花生的相关段落。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的用意,初步体会“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的用意,初步体会“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教学难点
1.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的用意,初步体会“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资源准备
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或事物,让你感动的人或者物品,举一、二件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课题,引发学生思考
1.猜谜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落”字故意写的比“花生”大)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课题书写的特点。
3.引导学生猜测为什么要这样写课题?(学生畅所欲言)
4.教师讲解花生结果的奥秘。(花生的花呈黄色,花开败以后自然脱落,子房柄迅速伸长,钻入土中,子房在土中发育成果实,所以在植物学上,花生又叫做“落花生”。一个“落”字,准确地概括了花生这种植物的生长特点。)
二、结合预习,学习生字、新词。
结合预习,考查学生朗读词语和课文的情况。
三、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学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2.学生交流各部分的小标题。
教师板书: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3.默读课文,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交流:
4.引导学生比较、讨论,认识详略得当。
通过交流,学生明确:虽然种花生、收花生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但是作者用寥寥数语就一笔带过了,而是用了13个自然段来重点写议花生这一部分。议花生这一部分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内容。
5.教师小结。重点部分写得详细具体,次要内容写得简略。这样安排就叫做有详有略,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呢?相信同学们学完课文后,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四、学习第一、二部分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指读。
2.教师相机指导:“种”是个多音字。买种、播种的“种”都读三声。
3. 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
4. 说说种植花生的过程。
5. 讨论“居然”的意思,体会花生收获后家人的惊喜之情。
当我们种花生的时候,就知道一定能收获花生吗?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学生联系上下文,相互补充、交流,明确从以下三方面可以看出作者和他的家人没有想到花生收获了。
6. 大家试试看,用“居然”说个句子。
7. 通过齐读方式指导学生带着收获之后的惊喜来读读这段话。
(二)学习第二部分:
在第一自然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收获了新的知识。回到课文,同样有收获的,便是作者许地山和他的家人。当他们收获了花生后,母亲提议说要过一个——(收获节。)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既然是过收获节,我们的心情会是——(开心、高兴!)好,哪我们就满心欢喜地来读读第二自然段吧。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练习生字词。
板书设计
15.落花生
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老师评语

教学(活动)设计

最新教学(活动)设计

推荐教学(活动)设计

热门教学(活动)设计

热评教学(活动)设计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