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活动)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大禹治水 作业周期 : 2019-12-16 2020-02-29

所属计划: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继续培养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熟读课文,理解“倒塌、堵塞、叮嘱、开凿、垒、长年、欣欣向荣、敬仰、爱戴、英雄”等词语,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理清作者思路
3.自主阅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通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课前准备:
1.教师查阅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制作有关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自学字词,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了解预习,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课前都读过那些古代的神话故事呢?
2、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题目就叫《大禹治水》(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读完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炼:大禹为什么要治水?怎样治水的?结果如何?)
二、自主读文 ,独立识字:
1、大禹为什么要治水?怎样治水的?结果如何?请同学们走进课文,边读边想,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划出来,先自己解决、
2、有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吗?请组长组织小组同学互相学习、
3、在刚才小组学习中,还有那些字你们觉得容易读错和写错呢?根据学生的情况重点指导:“丘、禹、野”几个难检字的读音和写法和妻、凿、雄的部首、写法;会通过词语辨别多音字“处”与“塞”
4、学会了生字,小组比赛读课文达到熟读课文、
三、解决问题,理清层次: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阅读,你一定知道了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请你们用自己的话说说、
2、上古时代禹率领民众治理洪水的故事印在了人们心里、对于这个故事,你们刚才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还记得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那些地方写了大禹为什么要之水?那些地方写了大禹怎样治水的?那些地方又写了结果如何呢?引导学生学会默读,解决问题、
3、根据学生的回答,理出文章的层次,第一部分(1)描写了洪水肆虐的危害;第二部分(2-4)主要写大禹率领民众治水的过程;第三部分(5)些治水的结果--洪水终于退了,大地又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回归整体,朗读检测:
1、请同学们分段读文,熟读课文、
2、检测学生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字词,学生交流、改错、
五、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发现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2、教师范写,有重点地指导、
3、学生描红临写、
4、交流、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导入学习: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大禹治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呢?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二、自主读文,捕捉信息:

1、今天让我们再次沿着时间的隧道,走进这个远古时代的动人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认真地读课文,看看你能从中读懂什么?能获得那些信息?一会儿要通过抢答题接受检查,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捕捉信息、

2、出示抢答题,检测学生自渎情况:

1)从那些词语可看出洪水对人们的危害大?

2)文中出现两个人物分别是谁?他们什么关系?

3)鲧和禹分别用什么办法治水,请概括回答、

4)鲧临死前对儿子禹说了一句什么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5)鲧和禹治水的结果如何?

3、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有关对应的文字、

三、走进文字,自主学习:

1、刚才我们大家说了,禹治水和他父亲不同,他父亲主要采取堵的方法,禹主要采取疏通的方法,那么,禹具体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走进课文第二部分,一边默读一边画出描写禹做法的词语,写写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提升:

1)引导学生抓“开凿、挖通、垒起、引到”体会禹的卓越的战略眼光和超群的智慧,相机指导朗读、

2)引导学生从“常常、泡在、只好、才、仅仅、就、却”等词语体会大禹抛家舍业的奉献精神,相机指导朗读、

4、创设情境,引导想象、(出示图画、配音乐)同学们,大禹为了治水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请你们想想大禹每次都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请写下来、

5、引导交流所想的内容,进一步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三、 讨论探究,升华情感:

1、孩子们,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白:大禹卓越的战略眼光、超群的智慧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四、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请同学们自读补充的有关大禹治水的小故事。

2、读后交流体会。

发布者:李晓飞

大禹治水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于红    所属单位:牡丹江市水泥小学    提交时间: 2019-12-24 10:36:41    浏览数( 0 ) 【举报】

《那只松鼠》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

《那只松鼠》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以“仁爱之心”为主题,《那只松鼠》采用倒叙的方式,叙述了“我”与一只松鼠的故事。我为了满足女儿的愿望,在一次偶然中逮到一只惹人喜爱的松鼠。可是,当我发现被逮的松鼠变得绝望、抗拒、恐惧时,我改变了初衷,放掉了那只松鼠,而且还时常惦念它。叙述中,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流露出“我”和女儿对小动物的怜爱之情,善良之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准确。

2.初步认识“倒叙”的叙述方式;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松鼠被逮前后的变化,从中理解作者逮、放松鼠的原因。

3、通过阅读理解,感受文中“我”和女儿对小松鼠的怜爱和他们善良的性格。

4、使学生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自然的思想。

5、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习,认识“股、厦、褐”等11个生字,会写“续,股、逮”等12个生字。

教学重点

1. 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体会松鼠被逮前后的变化,从中理解作者逮、放松鼠的原因。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松鼠被逮前后的变化,从中理解作者逮、放松鼠的原因。

2、体会文中流露的对小动物的怜爱之情,有感情地读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揭示文题。

1、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先写两个字,谁认识?“松鼠”。看到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样的松鼠?

2、课件出示松鼠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小松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同学们的词语可真丰富。可作家刘保法既没用美丽又没用可爱,而是用了这两个字,板书“那只”(指名读)究竟是哪只松鼠给作者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

二、自由读文,学习字词,感知内容

1、你们想知道那只松鼠的故事吗?那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吧。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并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同桌交流识字方法,并把疑难生字向同桌提个醒。

  4、出示课件上的带有生字的词,请生看着拼音读,齐读

5、去掉拼音,指名领读。组词扩词。

6、指导书写:指导书写要求会写的字时,应有侧重地指导典型字,其余的可让学生独立抄写完成。如:“鬼”,第六笔的撇是穿过“白”字写下来的;“逗、叹、含”三个字中都有“口”,可是写法却不同,在对比中找出每个字中“口”的写法变化。教师边讲解边范写,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7、课堂练习:

    1给下列词语注音。

                          (  )  (  )

   褐色    活泼    伶俐    大厦    沉浸

   2形近字组词。

    续(  ) 股(  ) 昔(  ) 夭(  ) 猜(  )

    读(  ) 没(  ) 惜(  ) 天(  ) 请(  )

    8独立完成自选词语。

  1)快速阅读课文,将喜欢的词语工整地书写在自选词语处

  2)用所选词语造句

    总结全文

    请一位同学读一遍课文,大家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并用你喜欢的符号划出重点词语。谁来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概括全文,了解倒叙。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汇报:课文读完了,谁来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板书:“逮、放。”故事的结果是什么?(我梦见那只松鼠,女儿忘不了那只松鼠。)也就是怀念那只松鼠。板书:“念。”(说明怀念松鼠是事情的结果。)

 2、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齐读。这是故事的经过还是结果呢?讲解倒叙的写作手法,当你知道这个结果,你的脑子中会想到哪些问题呢?看来,倒叙的写法可以激起读者兴趣。希望你们以后写习作中也可以运用倒叙的写法。

、进入课文,合作探究。

谁来读读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结合第一个自然段。我们知道了:我连续好几个晚上都梦到了它,它就是——那只松鼠;女儿也忘不了它,它就是——那只松鼠;看来,我和女儿都很怀念它,它就是——那只松鼠。那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松鼠呢。通过刚才读课文,你对哪个自然段的印象最深刻?谁来读一读?

   (一)逮松鼠。

    第四个自然段写了我逮松鼠的过程。

    1、注意“蹿和窜”的读音,课件演示。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做动作区分这两个字。

2、这个自然段中哪些句子你最喜欢,读给大家听。我们来说说这个句子中哪些词语用得好,说明了什么?

3、抓住词语“小精灵、嗖嗖嗖、神不知鬼不觉、逃之夭夭(逃跑得无影无踪。)”理解小松鼠的特点和“我”对小松鼠的喜爱。(板书:“喜爱”。)

4、结合“蹑手蹑脚”(走路脚步放得非常轻)、跑动窜西、瘫坐、喘着粗气”等词语和省略号体会我逮松鼠的不容易。

   (二)放松鼠。

1、课件出示被逮住的小松鼠图片。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小松鼠被逮住之后的样子?读第二和第五自然段,喜欢读的同学就可以站起来读。

   1)刚才的小松鼠,活泼伶俐、可爱至极;刚才的小松鼠,和小伙伴们快乐地游戏;刚才的小松鼠,有爸爸妈妈陪伴是那样的温暖幸福!现在呢,你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小松鼠,用书中的语言说一说。理解“小俘虏”的含义。

   2)假如我就是文中的爸爸,你就是那只被逮住的小松鼠,让我们共同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此时,我刚想去摸摸你的时候,却看到了你两道——“极其古怪的目光”,我看到了什么样的目光呢?你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选择合作伙伴交流一下。

    谁来说一说?你的眼中有绝望,你为什么绝望?你的眼中有抗拒,你抗拒什么?你的眼中有乞求,你祈求什么?也许你的眼中还会有什么?(恐惧、仇恨。)

  3)读出小松鼠的绝望、抗拒、乞求。

2、看到了你这样的目光,“我的身体有点颤抖,手像触电般地缩了回来……阴沉地看着你。”而你呢,怎么表现的?读读书上的句子。你能想象“我”的想法吗?体会“我”对小松鼠的可怜和同情。(板书:可怜、同情。)此时,假如你可以开口说话,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3、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教师泛读,找两名学生读。)注意评价。

4、此时,大家最想知道什么?是小松鼠的命运是吗?(联系第三自然段读第七自然段。)“我”为什么逮小松鼠?我想放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长叹。)最后为什么却又放了?(可怜它、同情它。)这回又看到了怎样的一只小松鼠?(隐没在密林深处。)

(三)念松鼠。

 我好不容易逮到了一只,却又把它放了,女儿知道了会怎么样呢?

 1、自学8-10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示”。

1)在聚餐上“说漏了嘴”之后,“我”和“女儿”各有什么样的表现?

2“一块石头”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会“落了地”?

3“我”和女儿身上有什么优秀的品质?找一名学生读一读。

 2、前后桌的同学交流一下。体会女儿的情感,总结这对父女的品质:善良,爱护小动物,有爱心……

三、延伸拓展,写作训练。

    小练笔:

是呀,父亲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行为影响了女儿,在女儿的心中播下了这颗种子,也在我们心中播下了这颗种子。我相信,孩子们和文中的女儿一样会让这颗种子扎根、生长。如果你是文中的小女孩,听了“爸爸”放松鼠的事,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用笔写一写吧!

、歌曲总结,升华情感。

播放《爱的奉献》这对善良的父女,把小动物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爱没有爱情的幸福甜蜜,没有母爱的崇高伟大,有的却是源自心底的质朴无华。“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这个故事会化作一粒爱心的种子,在你们每个人的心田里生根、发芽、长大,你们都是善良的孩子,对吗?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孩子,对吗?那就让爱心伴你们一路成长吧!

板书设计

                                喜爱

                            

           那只松鼠     可怜

                          

                                 同情


老师评语

教学(活动)设计

最新教学(活动)设计

推荐教学(活动)设计

热门教学(活动)设计

热评教学(活动)设计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