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活动)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大禹治水 作业周期 : 2019-12-16 2020-02-29

所属计划: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继续培养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熟读课文,理解“倒塌、堵塞、叮嘱、开凿、垒、长年、欣欣向荣、敬仰、爱戴、英雄”等词语,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理清作者思路
3.自主阅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通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课前准备:
1.教师查阅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制作有关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自学字词,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了解预习,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课前都读过那些古代的神话故事呢?
2、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题目就叫《大禹治水》(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读完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炼:大禹为什么要治水?怎样治水的?结果如何?)
二、自主读文 ,独立识字:
1、大禹为什么要治水?怎样治水的?结果如何?请同学们走进课文,边读边想,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划出来,先自己解决、
2、有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吗?请组长组织小组同学互相学习、
3、在刚才小组学习中,还有那些字你们觉得容易读错和写错呢?根据学生的情况重点指导:“丘、禹、野”几个难检字的读音和写法和妻、凿、雄的部首、写法;会通过词语辨别多音字“处”与“塞”
4、学会了生字,小组比赛读课文达到熟读课文、
三、解决问题,理清层次: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阅读,你一定知道了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请你们用自己的话说说、
2、上古时代禹率领民众治理洪水的故事印在了人们心里、对于这个故事,你们刚才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还记得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那些地方写了大禹为什么要之水?那些地方写了大禹怎样治水的?那些地方又写了结果如何呢?引导学生学会默读,解决问题、
3、根据学生的回答,理出文章的层次,第一部分(1)描写了洪水肆虐的危害;第二部分(2-4)主要写大禹率领民众治水的过程;第三部分(5)些治水的结果--洪水终于退了,大地又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回归整体,朗读检测:
1、请同学们分段读文,熟读课文、
2、检测学生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字词,学生交流、改错、
五、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发现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2、教师范写,有重点地指导、
3、学生描红临写、
4、交流、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导入学习: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大禹治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呢?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二、自主读文,捕捉信息:

1、今天让我们再次沿着时间的隧道,走进这个远古时代的动人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认真地读课文,看看你能从中读懂什么?能获得那些信息?一会儿要通过抢答题接受检查,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捕捉信息、

2、出示抢答题,检测学生自渎情况:

1)从那些词语可看出洪水对人们的危害大?

2)文中出现两个人物分别是谁?他们什么关系?

3)鲧和禹分别用什么办法治水,请概括回答、

4)鲧临死前对儿子禹说了一句什么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5)鲧和禹治水的结果如何?

3、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有关对应的文字、

三、走进文字,自主学习:

1、刚才我们大家说了,禹治水和他父亲不同,他父亲主要采取堵的方法,禹主要采取疏通的方法,那么,禹具体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走进课文第二部分,一边默读一边画出描写禹做法的词语,写写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提升:

1)引导学生抓“开凿、挖通、垒起、引到”体会禹的卓越的战略眼光和超群的智慧,相机指导朗读、

2)引导学生从“常常、泡在、只好、才、仅仅、就、却”等词语体会大禹抛家舍业的奉献精神,相机指导朗读、

4、创设情境,引导想象、(出示图画、配音乐)同学们,大禹为了治水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请你们想想大禹每次都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请写下来、

5、引导交流所想的内容,进一步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三、 讨论探究,升华情感:

1、孩子们,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白:大禹卓越的战略眼光、超群的智慧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四、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请同学们自读补充的有关大禹治水的小故事。

2、读后交流体会。

发布者:李晓飞

大禹治水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庄玉洁    所属单位:牡丹江市水泥小学    提交时间: 2019-12-25 13:39:00    浏览数( 1 ) 【举报】


向狼借路(教科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向狼借路》一文以生动的语言和扣人心弦的悬念,讲述了一个“向狼借路”的故事,说明勇者无惧的精神。
    全文共5个自然段,内容可以分成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写“我”去深山旅行碰到了6只森林狼。
    第二部分,也就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写“我”以勇敢无畏的精神成功地向狼“借路”。
文章以两条主线狼的行动,我的心理感受,将一场与狼斗智斗勇的无声战斗描绘的真实生动,极富感染力。
    学情分析:整篇文章在层层推进的故事情节带动下,学生阅读兴趣不成问题。就目前高年级阅读教学,我发现我们的学生在阅读时大多是“独眼龙”,睁大了注视内容的眼睛,紧闭着本该聚集语言形式的目。对文字的理解只是表面的,对文字背后的含义很少去思考。
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将以读为突破口,依托文本,构建开放而又具有生成空间的阅读话题,引导学生体验语言文字精妙的同时挖掘文本价值,落实教学目标,在简简单当的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教学目标:
    1.通过读书,体会文中“我”临危不惧,沉着应对的勇敢无畏精神。
    2.学习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当时心情,把握人物特点。
    3.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4.通过有感情朗读文本,渗透朗读技巧,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当时心情,把握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品词析句,体会不同的“勇敢”。
    教学用具:小黑板
    一、激趣导入
    用篆体狼字导入,引导学生认识狼凶残本性。揭示课题。
    [语文是传承民族文化最重要的工具,一堂语文课,如果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味,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它具有语文味。在追忆起源,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中既激发学生对母语的热爱又对狼凶残本性进行了认识,为理解文本进行铺垫。]
    二、读好课题
    回答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读好课题
    师:听老师问题,用语言作答。怎样读就能回答向谁借路?怎样读就回答了向狼借什么?
    [语文不用概念说话,它是感悟的,用轻重缓急作答]
    三、初读课文
    1.结合预习检测,指生分自然段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关注重点: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引导学生概括全篇课文主要内容。
    关注点: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及概括力。
    拓展:拟题方法。
    [小语姓小名语,一课教一点点,学生的语文能力就这样形成了。]
    3.浏览课文,找出借路成功的原因。
    [浏览课文是高年级重点训练的阅读方式之一,而借路原因中的“勇敢”一词又是本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
    四、层层剖析,感悟勇敢
    (一)在战胜自我中品味“勇敢”
    1、离狼群大约50米距离。
    引导重点: 词:井然有序。
    方法:联系上下文。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扫除阅读障碍的一项重要能力。所以一定要扎实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的具体要求。]
    句:我的心理活动句子。
    方法:抓关键词品读。
    2、离狼群25米-30米距离
    引导重点:狼挑战性的嗥叫声之恐怖。
    方法:有感情朗读(把文字读成流动的画面)
    [中高年级的朗读要求都提到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叶老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本处设计意在从狼嗥恐怖中品味出我的 “勇敢”。]
    体会我的心里活动,感悟作者用词准确。
    方法:删词法。读出总算背后的含义。
    (二)体会充满智慧的勇敢
    引发讨论:我已经经过狼群了,可不可以跑?
    关注点:人类的智慧。
    [文本是主体感悟的语言载体,让学生深入文本,与作者达到情感共鸣,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情感感悟,学生的思维才会被真正激活。]
五作业:收集有关勇者的故事以“勇者无畏”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

老师评语

教学(活动)设计

最新教学(活动)设计

推荐教学(活动)设计

热门教学(活动)设计

热评教学(活动)设计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