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活动)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提交《月光曲》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9-12-17 2019-12-31

所属计划: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请学员撰写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学设计

发布者:张慧超

提交《月光曲》教学设计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李红霞    所属单位:东宁市实验小学    提交时间: 2019-12-18 09:24:44    浏览数( 0 ) 【举报】

《月光曲》教学设计

一、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认识5个生字。
    2.新词:幽静、纯熟、陶醉、断断续续、水天相接、记录、微波粼粼。
    3.重点段:第8、9自然段。
    (二)能力训练点
    1.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学会分辨事物和联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贝多芬的思想感情。
    (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习贝多芬的卓越才华,更要学习他的善良和爱心。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事物引起的联想?主要通过抓重点段落,有感情地反复朗读来解决。
    (二)贝多芬在即兴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既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主要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包含的意思来解决。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2.通读全文,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二)整体感知
    《月光曲》是一首世界著名的钢琴曲。本文写的是一个传说,生动地记叙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
    (三)目标完成过程
    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放录音《月光曲》。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一首世界著名的钢琴曲,谁知道这首钢琴曲的名字叫什么?(对,《月光曲》。)《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传说《月光曲》。板书课题。什么叫传说呢?“传说”,民间流传的说法,意思是可能是这样,也可能不是这样。
    2.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名朗读课文(分节朗读),正音。
    2)生字(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
    3)新词:
    幽静:偏僻、清静。
    纯熟:指功夫深,技能熟练。
    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记录:本指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课文指贝多芬把刚才弹奏的《月光曲》写成曲谱。
    断断续续:时断时续,本文指琴声不连贯。
    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
    微波粼粼:水清澈的样子。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
    4)质疑问难,教师点拨。(简介贝多芬)
     3.配乐朗读或范读课文,学生自悟。
    1)说说课文写的是什么事,主要内容是什么?(课文写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一个小镇上为皮鞋匠兄妹弹琴的事,主要是写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
    2)《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景中创作的?把文中讲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找出来,做上记号,然后读一读。
    4.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1)再读课文,想想本文按总起、传说可以分为几部分。
    本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段(1)总起。介绍贝多芬,点明题意。
    第二段(2-10)传说。详细介绍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
    2)找学生读传说部分,按传说的起因、经过、结果把第二部分分层,并归纳层意。
    第二部分可分三层:
    第一层(2)讲贝多芬散步时听到一所茅屋里传出钢琴声。
    第二层(3—9)讲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后又即兴创作并弹奏《月光曲》。
    第三层(10)讲贝多芬“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曲子记录了下来。
    (四)课堂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体会创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2.理解课文内容,分辨事物和联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重点、难点及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检查:
    指名读课文,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本文主要写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谱写《月光曲》的经过。)
    2.教师点拨,突破重、难点:
    1)学习第一段。
    齐读课文,思考:从这一段中你学懂了什么?(学懂了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了解到作家生活的年代,引出《月光曲》的传说。)
    2)学习第二段。
    ①指名读第一、二层,思考回答:
    a.贝多芬是在怎样的环境里散步?是什么吸引了他的注意?
    b.从兄妹俩的谈话中,你能看出什么?贝多芬听了兄妹俩的谈话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他会怎样想?怎样做?
    c.贝多芬弹的第一首曲子是什么?一曲弹完了,为什么又弹一曲?
    ②出示幻灯片:阅读重点段第8、9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问题:
    a.贝多芬看到了什么?
    b.贝多芬按起琴键来弹的是什么?他弹的和看到的有什么联系?
    c.皮鞋匠听着琴声,好像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d.皮鞋匠看到妹妹脸上的表情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
    讨论、交流、点拨提高:
    a.贝多芬看到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还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这些都是他看到的实在事物。
    b.贝多芬按起琴键来弹的是《月光曲》。他弹的是由他看到的实在事物产生的联想。因为茅屋里的一切和穷兄妹俩使贝多芬想到,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的然而爱好音乐的人们,就像清幽的月光洒进茅屋一样,这样的联想,使他按起琴键来。他用乐曲把这种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了。
c.皮鞋匠听着琴声,好像看到了月光下的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这些都是皮鞋匠听到美妙的琴声产生的联想。
    d.皮鞋匠看到妹妹脸上的表情想到“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这是皮鞋匠从妹妹的表情中产生的联想。因为盲姑娘眼睛瞎了,是看不见的,但是她懂音乐,能理解、感受贝多芬弹奏的内容,她听得入神了,所以说她“仿佛也看到了”。
    ③指导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第二层。
   (三)课堂练习
    1.找出八、九自然段中哪些是看到、听到的实在事物,哪是由实际事物产生的联想。分别用“~~”“——”标在书上。
    2.说说贝多芬创作《月光曲》时感情的变化过程。(贝多芬同情穷兄妹俩,贝多芬被盲姑娘所感动,即兴弹奏《月光曲》,抒发自己遇到知音而激动的思想感情。)
  


老师评语

教学(活动)设计

最新教学(活动)设计

推荐教学(活动)设计

热门教学(活动)设计

热评教学(活动)设计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