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活动)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教学计划 作业周期 : 2019-12-17 2019-12-30

所属计划:初中数学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教学计划

要求原创,不能抄袭。

发布者:雷春媛

教学计划

提交者:中小学学员曹振华    所属单位:宁安市东京城镇中学    提交时间: 2019-12-18 19:26:06    浏览数( 5 ) 【举报】

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宁安市东京城中学  曹振华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2.内容解析

整式的加减运算是“数与代数”领域中最基本的运算,它是今后学习整式的乘除、因式分解、分式和根式运算、方程及函数等知识的重要基础,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和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整式的运算与数运算具有一致性,由于整式中的字母表示数,因些数的运算和运算律在式的运算中仍然成立。可以类比数的运算来学习式的运算,用关于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对式子进行变形和化简。这充分体现了“数式通性”及由数到式、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合并同类项是把多项式中同类项合并成一项,经过合并同类项,多项式的项数会减少,这样多项式就得到了简化,同类项的概念是判断同类项的依据,“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是同类项的本质特征,合并同类项的依据是数的运算律。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感受“数式通性”和类比思想。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⑴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⑶通过类比数的运算探究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从中体会“数式通性”和类比的思想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会根据“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标准判断同类项,并说出判断的依据,会举例说明同类项,会在一个多项中找到同类项。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能准确合并同类项,并说出合并的方法,能通过合并同类项进行多项式的化简。

目标3是“内容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学生需要在化简含有字母的式子时,体会:由于整式的字母表示数,字母可以像数一样参与运算,算式与含有字母的式子有相同的结构,可以对比数的运算,运用分配律合并同类项。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有理数的运算,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这些知识对本课的学习有铺垫作用。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都有待逐步提高,学生从熟悉的数的运算到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运算,需要一个过程,在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时,对于如何判断同类项,为什么可以把同类项进行合并、如何合并同类项,学生理解和运用起来还是有困难的,还需要教师引导进行“数”与“式”的类比,正确分析含有字母的式子的结构,帮助学生理解由于字母表示数,字母可以像数一样参与运算,因此可以运用分配律合并同类项,教学中需要多展示找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的过程,积累感性经验,丰富学习体验,逐步达到对式的运算的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问题1 青藏铁路西宁到拉萨路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Km/h,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20 Km/h,列车通过非冻土地段所需时间是通过冻土地段所时间的2.1倍,如果通过冻土地段需要th,你能用含t的式子表示这段铁路的全长吗?

师生活动,学生尝试解答。

如果学生得到100t+120×2.1t=100t+252t,教师可以追问:这个式子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和到的?说明其中的道理。

如果学生直接得到352t教师可以追问:这个结果是怎样得到的?说明其中的道理。

此环节教师应关注:⑴学生能否正确列式;⑵学生能否依据分配律化简100t+252t,并说明其中的道理,⑶学生能否体会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含有字母的式子的运算问题。

教师归纳: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含有字母的式子的运算问题,学习含有字母的式子是实际需要,整式的运算是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之上的。

设计意图引入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含有字母的式子的运算是实际需要,理解化简100t+252t的方法是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律“分配分赴”,初步体会“数式通性”,促使学生的学习形成正迁移。

2.类比探究,学习新知

问题2 整式的运算是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之上的,对于有理数的运算是怎样做的呢?整式的运算与有理数的运算有什么联系?

⑴运用运算律计算

100×2+252×2=           

100×(-2)+252×(-2)=           

师生活动:学生尝试回答,根据分配律可得

100×2+252×2=(100+252)×2=352×2=704,

100×(-2)+252×(-2)=(100+252)×(-2)=352×(-2)=-704

教师追问:式子100t+252t与问题2中的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你是如何理解化简式子100t+252t的方法的?

学生尝试解释,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引导。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⑴算式100×2+252×2与100×(-2)+252×(-2)和式子100t+252t具有相同的结构,由于字母t代表的是一个因(乘)数,因此根据分配律应有100t+252t=(100+252)t=352t;⑵由于整式中的字母表示数,因此可以类比数的运算,运用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进行整式的运算。

设计意图:通过用分配律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帮助学生理解用分配律化简式子100t+252t的方法,为进一步类比学习整式的运算提供方法上的借鉴,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三个算式的联系,理解由于式子100t+252t中的字母表示数,因此可以依据分配律对式子进行化简,理解整式的运算与有理数的运算具有一致性,为更一般的同类项合并提供方法上指导,体会由“数”到“式”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初步感受“数式通性”和类比的数学思想。

⑵类比式子100t+252t的运算,化简下列式子;

①100t-252t;  ②3x+2x;  ③3ab-4ab.

师生活动:学生先尝试独立解答,然后学生代表发言,

此环节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计算100t-252t时,是否能注意分配律的使用,正确区分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学生是否能正确理解运用分配律化简式子时“系数相加,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的道理

设计意图进一步引导学生类比前面关于式子100t+252t的化简,讨论更一般的同类项(多项式中的项的次数高于1,字母不止一个等)的合并,进一步理解分配律的运用,体会“数式通性”和类比的数学思想,通过几组不同形式的同类项,感受不同类项式子的组成,突出同类项的特点,为归纳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法则做好铺垫。

问题3 观察多项式

100t+252t,100t-252t, 3x+2x,3ab-4ab.

上述各多项式的项有什么共同特点?

化简上述多项式,你能从中得出什么规律?

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归纳和表达。

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归纳同类项的定义、合并同类项的定义和法则。

此环节教师应关注:学生是否能理解判断同类项的两条标准;学生能否理解合并同类项的要点。

设计意图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各多项的项的共同特征,分析运算特点,归纳出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定义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问题4 你能举出同类项的例子吗?

师生活动:学生代表举出同类项的例子,由其他学生合并所给出的同类项。

教师在评价学生举例后,追问合并同类项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举例,加深对同类项概念和合并同类项法则的理解。

问题5 化简多项式的一般步骤是什么“通过如下问题进行说明:找出多项式4x+2x+7+3x-8x-2中的同类项,并进行合并。

师生活动:学生尝试口述解题,教师适时追问,教师示范解答过程。

设计意图归纳化简多项式的一般步骤。

3.学以致用,应用新知

1合并下列名式的同类项;

1.

2.

3.

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互相纠错、评价,学生代表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4.基础训练,巩固新知

练习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3x  与3mx   是同类项(        )

2)2ab 与-5ab   是同类项(        )

3)3xy-yx 是同类项(        )

4)5ab 与-2 abc  是同类项(        )

5)2  3    是同类项(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同类项的概念,

练习2 填空

1.若单项式2xy与单项式-3xy是同类项,则m=    ,n=    

2.单项式-6abc的同类项可以是    (写出一个即可)。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法则。

5.小结归纳,自我完善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本节课学了哪些主要内容?

2.你能举例说明同类项的概念吗?

3.举例说明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概念和法则,感受“数式通性”和类比的数学思想。

老师评语

教师在通过事物归类的探索把相同特征的项归为一类的过程中,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

评语时间 :2019-12-18 19:45:45

教学(活动)设计

最新教学(活动)设计

推荐教学(活动)设计

热门教学(活动)设计

热评教学(活动)设计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