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标题:实践研修成果作业要求 作业周期 : 2019-10-11 — 2019-12-31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参训教师将“研修作业”中提交的《教学设计》的内容付之于课堂教学。教学的过程,请同伴帮忙录制(借助手机、DV、摄像机均可)10—40分钟左右的视频,需是完整的教学片断。 注意事项: 1.提交的教学视频要求与《研修作业》相配套 2.提交时,请在文本编辑框中编辑不少于100字的视频介绍或提交视频配套的课件
发布者:教务管理员
提交者:学员陈昆 所属单位:勐腊县易武中学 提交时间: 2019-12-24 16:43:19 浏览数( 0 )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史实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会讲述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探究,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曹操、诸葛亮等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学习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习难点】
分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战争双方胜败的原因
【导学方法】
①情境法:创设历史情境,有利于学生直接获得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②探究法: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究问题。
③其他方法:指导法、讲解法、练习法等。
【学习方式】
学案导学 → 自研自探 → 合作探究 → 展示提升 → 质疑点拨 → 总结归纳
(设疑预习) (静心独学) (交流互动) (板书、口述、或表演)(适当点拨) (知识梳理)
【学法指导】
本课知识点涉及较多,可以利用要点提炼法,将本课内容概括为:一种局面、两大战役、三国鼎立、四个人物、五个时间来记忆。
①一种局面:三国鼎立; ②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③三国鼎立:三国名称和都城; ④四个人物: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⑤五个时间:200年、208年、220年、221年、222年。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把学生带入情境,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结束后,问: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习哪一课吗?那么,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是哪三国?你知道吗?三国形成的历史与大家所熟知的哪些历史人物有关系呢?(创设情境,再现历史,激发兴趣)
学案导学(我学习,我思考,我展示,我快乐!)(仿宋体字部分是学生供学生使用的学案)
要求: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本,完成以下探究活动,并把重点内容在课本上做好标记,独立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和你的同伴携手解决!
活动一:知战役,以少胜多
步骤一:归纳比较 两次战役比较表
名 称 | 背景 | 时间 | 交战双方 | 兵力情况 | 结果 | 胜方战术 | 影响 |
官渡之战 | |||||||
赤壁之战 |
步骤二:分析探究
为什么曹操官渡之战中能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却以多败少呢?
步骤三:历史感悟
是非成败,都会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启示,曹操在两次战争中不同的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
活动要点:
1、阅读课文,独立思考,做好标记或作答;
2、小组内交流上面的问题;
3、全班交流
设计说明:
此活动内容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活动综合性较强,教师要在学生活动中多设台阶,多点拨。
点拨(或追加问题):
1、引导学生描述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让学生探讨曹操最终统一北方的主要原因。
2、学生在展示两次战役学习内容时,要引导学生讲述战役的经过和结果,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假如你是曹操,谈谈统一北方后的打算。”的问题设计,过渡到“赤壁之战”。
4、学生在探究学生展示时“为什么曹操官渡之战中能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却以多败少呢?”可能只能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来谈,要鼓励学生多参与,尽量把思维打开,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问题。
5、谈启示时不要只拘泥于战役,可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谈具体一些。
活动二:话三国,三足鼎立
读《三国鼎立形势图》,完成下列三国鼎立知识表:
1、图中的A、B、C表示三国的国名,a、b、c表示三国的都城,请在下列表格中正确的位置填出三国的国名、都城和建立者。
国 名 | 都 城 | 建立者 | 经济发展 |
A_____ | a_____ | ||
B_____ | b_____ | ||
C_____ | c_____ |
2、 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是不是历史的进步?
活动要点:
1、阅读课文,独立思考,完成表格;
2、小组内交流上面的问题;
3、全班交流
设计说明:
设计图旨在通过图片的直观性以用表格的比较性,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提高学史的兴趣,也为学生掌握、记忆知识提供了一种方法。
点拨(或追加问题):
1、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了解“三国”建立的概况
2、全班交流“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是不是历史的进步?”使学生认识三国鼎立的历史意义。
3、通过“三国建立后,首要的任务是什么”的问题设计,过渡到“三国经济的发展”。学生了解其基本情况即可。
4、了解三国经济的发展时,追问:三国时哪一政权与夷洲有往来?夷洲就是今天的哪里?让学生明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活动三:品文化,精彩纷呈
襄阳举办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活动期间,一外宾想参观襄阳地区与三国相关的名胜古迹,他想参观几个地方,大饱眼福,你能帮帮他吗?
活动要点:
1、小组内交流上面的问题;
2、重点展示襄樊地区与“三国”有关的历史知识
设计说明:
此活动设计目的在于激励学生热爱本土文化,从而热爱襄樊,激发学习兴趣。
活动四:评人物,各抒己见
1、我们先说曹操。说起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戏曲舞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依你之见呢?
A、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 B、“治世之英雄,乱世之奸贼”
C、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D:曹操戎马一生,兼并群雄,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功劳不可低估。
2、接下来我们再来评价一下诸葛亮。诸葛亮在后世人民的心中已达到神化的程度,成了忠诚和智慧的化身,甚至有“诸葛近妖”的说法。你该怎样看待诸葛亮?
A、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B、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C、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D、他帮刘备统一了西南地区,并采取措施使西南地区得到开发。 E、他是人,不是神。
活动要点:
1、老师提醒大家: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客观公正,树立科学的评价方法,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要看他一生的主流,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2、全班积极讨论交流,能有理有据的说出自己的观点,
设计说明:
此活动方案通过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辩证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由于学生阅读量和知识面相对较窄,此活动设计时,对人物评价特从几个方面进行提示,以此降低学习降度,更好达成情感目标落实。
活动五:谈感悟,学史增智
历史使人智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三国历史后,你有什么感悟?
活动要点:
1、大家积极思考,大胆交流。
2、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多角度、全方位谈学习后的收获:①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得到启示:②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我得到启示:③从三国时吴国船队到达过台湾谈我的启示;④从对文艺作品中的诸葛亮、周瑜与历史上的诸葛亮、周瑜的比较中,我认识到什么;⑤纵观历史发展长河,你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什么。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尽可能自己总结归纳,形成历史知识体系)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分裂只是暂时的。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最后究竟是谁独霸天下,问鼎九州呢?我们将在下一课学习。
随堂检测(请同学们认真做下面的问题,以检测本课的学习是否取得了成功)
1、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三顾茅庐 D、七擒孟获
2、三国时,第一个称皇帝的是:
A、曹操 B、曹丕 C、刘备 D、孙权
3、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播放了易中天的《品三国》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请问:历史上最早进入三国的时间是
A、220年 B、221年 C、222年 D、229年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材料中的“三国”指哪三国?
(2)材料中的“周郎”指的是谁?与他一同指挥战役的还有谁?
(3)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战役有关?请写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
(4)在这一战役前,曹操已基本统一了北方,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战役是什么?
(5)归纳这次战役中曹操失败的原因。
课堂延伸(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热情)
1、游览三国名胜古迹──隆中、赤壁,寻觅历史足迹,开发三国历史文化。
2、举办三国历史故事会。
3、搜集曹操的诗词。读读有关“三国”的故事书。
评语时间 :2019-12-24 17: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