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9-09-30 2019-11-3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

1.按照工具模板来完成教学设计,模板请点击附件下载;

2. 围绕研修主题,确定教学设计主题

3.字数要求500字以上;

4.必须原创,按要求完成,如不符合作业要求,一经发现,按不合格处理。

【注意】此教学设计完成后,必须实践于学校课堂教学,教学过程务必请同伴帮忙录制(借助手机、DV录制40分钟教学视频)完成“校(园)本研修成果”上传的提交任务

 

 

发布者:教务管理员

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王菊秀    所属单位:勐海县勐混镇中学    提交时间: 2019-11-14 23:35:27    浏览数( 2 ) 【举报】

作业要求:

1.按照工具模板来完成教学设计,模板请点击附件下载;

2. 围绕本次培训所学内容以及工作坊研修主题,确定教学设计主题

3.字数要求500字以上;

4.必须原创,要要求完成,如不符合作业要求,一经发现,按不合格处理。

CEBCIE%[469GF}_V@_`UWMS此教学设计完成后,必须实践于学校课堂教学,教学过程务必请同伴帮忙录制(借助手机、DV录制10—40分钟)完成 “实践研修成果”上传提交任务。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地球的自转

姓名

王菊秀

工作单位

勐海县勐混镇中学 

年级学科

七年级

教材版本

商务星球版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自转》。主要内容包括: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其中,在学习中建立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地球自转特征,知道地球自转方向;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知道晨昏线的含义和昼夜交替周期;能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及其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模型和多媒体课件进行实验建立地球运动的抽象的空间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了解地球、探索宇宙的兴趣,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重点:1.会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

2.明确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在学习中建立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部分内容初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对七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及时差问题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这些问题都需要从这里得到解决,所以教学时要特别注意直观性,帮助学生彻底解决此基础问题。

四、教学过程

首先播放视频《地球的自转》导入新课。

其次,利用多媒体、板书、模型等资源演示、分析地球自转的方向,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自转的周期。

再次,结合多媒体课件,板书等分析自转产生的现象,并演示计算时差。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一、地球的自转

教师提问:

1.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从哪个方向升起,又从哪个方向落下?

2.小时侯你认为是天转还是地转?现在呢?

3.你知道地球是怎么转的吗?

4.你知道地球的自转对地球人有何影响吗?

这里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回答问题,并引入两个专题(怎么转和影响)的教学。

是天动还是地动,这还是个问题呢,可以激发学生讲科学家哥白尼“地心说”的故事,鼓励学生为追求真理而努力。

【过渡】那么,地球是怎么转的呢?

活动一:演示地球自转运动

第一步:请3个学生到台前来演示,大家评判谁演示的正确!(注意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具有代表性,观察后就明朗了)

第二步:小组内每个同学演示一遍,组员负责指正,要求人人会演示。

第三步:在地球仪上贴一彩色不干胶条,从3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方向:赤道上空看;北极上空看,南极上空看,最后总结出结论。

总结:地球自转方向:从赤道上空看,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

屏幕给出三幅地图:A.面向赤道;B.面向北极;C.面向南极,要求学生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化演示为图示,增强实战能力)并告诉学生:记住极地地球自转方向将是以后解决以极地为中心的习题的关键!

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周期):一天,也是昼夜交替的周期。

观看并思考:地球的运动分几种?

思考回答。

学生阅读课本。

学生上台演示。

学生简单做笔记。

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

阅读课本,熟悉内容

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活动二:利用手电或灯泡,观察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第一步:地球不自转,面向太阳和背向太阳的一面如何?

第二步:拨动地球仪,看某地随着地球自转昼夜是怎样交替变化的。

第三步:在地球上选择几个城市,分别贴上不同颜色不干胶条:如北京、开罗、纽约等,看他们随着地球自转运动经历昼夜的先后顺序有什么规律。

说明:这里强调几个时间点:日出(晨)、中午、黄昏、子夜。

学生总结:

1.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体,在太阳的照射下,面向太阳的一面就是白天,即昼;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即夜。

2.由于地球不断地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上某地依次经历了晨、午、昏、夜的昼夜交替现象。

3.不同的地点经历的时间不同,同一时刻不同地点处在不同的晨、午、昏、夜等时间,东边地点比西边地点要先看到日出。

教师补充演示:利用书上问题和图进行解说。

练一练:给昼夜平面图,让学生判断不同地点的时间,实现从立体地球仪向平面地图转化。

老师总结: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强调不是昼夜),各地时间存在差异。

多媒体课件播放演示。

学生分小组上台演示。

相互指出不足之处,合作学习。

学生练习,举一反三,当堂掌握知识。

学生观看,进一步理解掌握先关知识点。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学生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

即学即练,达到学以致用。

多媒体能直观展示,化抽象知识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

二、时间的差异

媒体展示讲述:古时人们判断时间,是以太阳升到最高也就是正午时为12点,各地太阳最高时刻不同,所以正午时间不同,所以各地时间就不同,存在时间的差异,人们为了相互交流,人为规定了24个时间,经度每15度为一个时间,叫区时,使用这个时间的15经度范围内的地方叫时区,绘制成地图就叫时区表,要想知道某地现在是什么时间,不需要记忆,只需要使用时区表,如图就可以查出。

活动:学生练习,老师先随便出题,给学生练习的机会。

学生听讲、理解。

根据展示的全球时区划分图,理解知识。

多媒体展示,具体形象。

难度较大的知识,借助多媒体帮助理解掌握。

六、教学评价设计

在没有学习地球的公转一节内容前,学生对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都容易理解记忆,但是自转、公转都学完后,会有部分学生把自转和公转混淆。在本节的学习过程中,昼夜更替和昼夜现象是一个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其次,关于时差以及区时的计算,难度稍大,部分学生可能理解起来比较吃力,课中要多演示、举例说明。

七、教学板书

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

一、           地球自转

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2.自转时间:地球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一天)

3.产生现象: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等

二、时间的差异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9-11-25 15:46:13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