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19-09-30 2019-11-3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

1.按照工具模板来完成教学设计,模板请点击附件下载;

2. 围绕研修主题,确定教学设计主题

3.字数要求500字以上;

4.必须原创,按要求完成,如不符合作业要求,一经发现,按不合格处理。

【注意】此教学设计完成后,必须实践于学校课堂教学,教学过程务必请同伴帮忙录制(借助手机、DV录制40分钟教学视频)完成“校(园)本研修成果”上传的提交任务

 

 

发布者:教务管理员

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李康    所属单位:勐海县第一中学    提交时间: 2019-11-24 17:07:12    浏览数( 5 ) 【举报】

姓名

李康

工作单位

 勐海县第一中学

学科

 高中地理

年级

 高一年级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本节课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地球自转的规律,包括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速;二是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之一---昼夜更替。其中,地球自转速度有角速度和线速度之分,为了增强其直观性,设置了图1-2-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昼夜更替首先是对昼夜静态描述,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阳光照射下,任意时刻都分为昼、夜两个半球,并由此产生了晨昏圈。其次对昼夜动态的描述,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出现交替,其周期是一个太阳日。为了增强感性认识,教材设置了活动,旨在通过实物演示,观察并掌握昼夜的形成和昼夜更替的原因、晨昏线和光线的位置及移动方向。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学生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2) 学生掌握昼夜更替的原因、周期,能够判断晨昏线及晨昏线移动的方向。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使用地球仪和计算机模拟,讲解地球自转的方向;

(2) 通过使用地球仪和计算机模拟,演示昼夜更替现象;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正确认识地球

(2) 通过合作学习、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3) 通过认识地球运动,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其对于地球运动方面的基础知识较差,而且本节课的空间性较强,对学生的抽象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充分应用教具更观的演示地球的自转及其昼夜更替现象。

四、教学策略选择和设计

 

教学方法

1、 教法: 讲授法、演示法、合作探究法

2、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具使用

   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

(1) 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2) 昼夜更替现象及晨昏线的判断。

2、 难点

(1) 从南北极俯视地球时地球自转的转动方向

(2) 晨昏线的判断

六、教学过程

预设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5分钟

讲授时间:25分钟

练习时间:10分

[新课导入]  为什么太阳总是东升西落?从今天的“锄禾日当午”到明天“日当午”要多长时间?为什呢会有昼和夜?昼和夜会交替?通过本节的学习,相信你会找到答案。[教师提问]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它是作顺时针旋转,还是作逆时针旋转?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请同学画出以下示意图中地球自转的方向。

 

[学生归纳]   

侧视:自西向东

俯视:北极上空逆时针旋转;南极上空顺时针旋转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相交的大圆所在平面永远平分赤道。

(2)晨昏线(圈)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3)晨昏线应当是静止的,根据物理学的相对运动原理,晨昏线的移动方向应逆着地球的自转方向,即不断地向西移动,速度为15°/小时


七、板书设计


一、地球自转

1、方向

2、周期

3、速度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产生昼夜交替

1、昼夜交替成因

2、晨昏线的判断

3、晨昏线(圈)的特点

 


老师评语

<\p>

评语时间 :2019-11-25 16:47:10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