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的兴趣在哪?

发布者:谢思娴     所属单位:龙川县车田中学     发布时间:2015-05-05    浏览数:0

      趣味语文教学法”包括“激趣”“轻负”博学”“自主”四方面的内容。

在教学中实施“趣味语文教学法”取得显著成绩,学生高考语文高考成绩突出、综合语文能力强,在大学学习潜力很大;教师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果和广泛的社会声誉。

教法来历

“趣味语文教学法”是长期探索的结果。笔者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已近二十五年,在教学中,一边实践,一边学习,一边钻研思考,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结合学生对象的变化,结合课程改革的背景,根据我自己的个性特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并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整个教学作归纳提炼,取其成功之处,剔除不尽如人意之处,最终提出了这个教学法。

我的教学法得已形成,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在于坚持不懈地学习。我从教书以来坚持学习,系统读了中外有关教学法、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如《学习的革命》《教育心理学》等数十种。认真研读了大学文科教材《中学语文教学法》、叶苍岑《中学语文教学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教师手册》等,追踪了于漪、钱梦龙、宁鸿彬、魏书生等著名教师成功的足迹,对他们的成长历程、教学特色作了深入的了解和思索。此外学习了沙塔罗夫的《三分是怎样消失的》,保加利亚国际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扎诺夫的《超级学习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教学论与生活》《和教师的谈话》,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等。研读了不少公开出版的教案、与语文教学相关的杂志以及与语文课文相关的资料。

从学习中明确了语文教学的实质,语文教学应采用的科学方法,以及如何成为一个有个性特长的教师。沙塔罗夫的《三分是怎样消失的》让我明白了对学生鼓励的重要,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教学论与生活》《和教师的谈话》让我明白了语文教学应遵循“快速前进的原则”,苏霍姆林斯基让我明白了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于漪、钱梦龙、宁鸿彬等前辈教师让我明白了应如何去解读语文教材,做到教书与育人结合,魏书生先生让我明白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重要重义等。

其次是来源于我的不断实践与思索。对语文教学方法的钻研贯穿了我的整个语文教学历程。我对教学法的钻研有一个从“散打”到“综合”的过程。

教学目的上,我先是追求知识的落实,再是追求培养学生的能力,再后来是知识与能力并重,最终从素质教育理念中和儒家的“修身”中获得启发,认为语文教学不能仅仅教学生获得有关语文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还应培养学生的思想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态度,更应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和综合素质。

教学方式上,我先是追求如何唱好独角戏,我曾追求像大将军一样的八面威风,追求在课堂旁征博引到旁若无人的境界;曾钻研过如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必需的而且是引人入胜的,让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这些曾给我带来过自以为是的快乐,但后来陷入困境:白天上课找不到感觉,晚上常常梦到与学生对立得上不下课。于是我转而研究如何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内容上,我先是探讨如何将课本教得精细,其次是探讨如何把课文本身的内容拓展开,再后是探讨如何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由上统编教材到上统编教材与校本教材结合。选择什么来教,本来有教材,不需我们的思考,但我认识到,语文知识的获得,语文能力的形成,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得靠长期积累训练,特别是得依赖于广泛的课外阅读,于是就有了课外内容的拓展。

课外补充什么?最初的想法是有用处着眼,先秦的四书五经历史散文等中间有许多现在还在运用的名言警句,于是决定从源头学起,选取大最的现在还在运用的名言警句教给学生,这些名句通俗好懂,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结晶,学生学了,能更好地理想现代文和日常口语中运用到的相关词语与句子,也能运用来写作与口头交流,更能指导学生的行身立事,特别重要的是让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文素材。再过来是鼓励学生读大量中外名著,读与学生成长相关的书籍,读与生活技能和适应生活相关的书籍,读与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等相关的书籍。

再后来意识到对课文的理解依赖于生活阅历的丰富,依赖于对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又将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作为了教学内容。

在成才观上,先是研究如何让考上大学,后来是研究如何让学生成才,再后来是研究如何让师生共同成才。

教学理念上,先是追求“懒”,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后来是追求“懒”与“乐”相结合,即不仅要学会自主学习,还要学得快乐,学得有显著的成效。

教学个性上,注意扬长避短。自己性格内向,无法做到个性张扬,无法做到活泼,无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感染学生;为人较为严谨而至于严厉,无法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亲近;而其特长是书读得较多,又勤于学习,于是在教学过程中用旁征博引来让学生佩服;思考能力强,能在社会现象中发现事物的本质,于是便在教学中做到尽可能有理趣,让学生享受思辩之乐;善于结合个人经历与社会背景对教材进行理解,于是便将课文内容与社会现实结合,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以拉近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材的距离,使学生对教材有真切的体会,学了能在生活中运用,并能用以指导自己的行身立事。

评论
发布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