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课堂 有效优化课堂 创建思想政治幸福课堂》

张文峰 已在 2015-05-17 23:09 推荐!

发布者:胡旭洪     所属单位:梅州市曾宪梓中学     发布时间:2015-05-10    浏览数:41

给力课堂 有效优化课堂 创建思想政治幸福课堂

——《关于构建高中思想政治幸福课堂的研究》结题报告

广东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政治教研组    胡旭洪

  

 一、幸福课堂的问题描述

(一)、幸福课堂提出的背景

     “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委员推出的口号,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基也提出“教育是培养幸福的人”。遵循“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定基础”的教学理念,目的是使学生有理解幸福的思维,有创造幸福的能力,有体验幸福的境界,有奉献幸福的品格———拥有提高生命质量的高素质,从而造就高素质人才,构建“幸福课堂”,追求幸福教育的根本。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历了由“快速发展”到“又快又好发展”、再到“又好又快发展”的认识发展历程;广东省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到“排头兵”“领头羊”、再到“创建幸福广东”的认识发展历程;我们对思想政治课堂也有了由“三新一结合”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再到提出比“高效课堂”“有效课堂”“优质课堂”更高要求和更具挑战性的创建新型课堂:即“幸福课堂”。

为此,我们政治科组研究成员在模块教学中共同提出新的理念“创建新型课堂:即幸福型课堂”, 这样的课堂教学理念是:对教师而言,要做到爱教、乐教,把上课当成一种享受、一种幸福;对学生而言,教师要力争让我们的课堂给学生以愉悦、轻松、快乐、享受、有趣、幽默、令人振奋、激人上进、给人以乐趣的幸福型课堂,而不是干巴巴、枯燥、了无生趣、给人“受罪”、令人“活受罪”、激发不起兴趣、“催眠”的痛苦的课堂。我们将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尝试确立构建幸福课堂的目标和理念。

(二)、课堂教学模式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目前较为流行的十大课堂教学模式有:①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②杜郎口“三三六”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人人参与”、“个个精彩”;③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高效课堂模式——实现了从“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的飞跃;④江苏省东庐中学的“讲学稿”——实现了减负增效;⑤尝试教学:“先练后讲,先试后导。”;⑥卢仲衡老师指导的“自学辅导教学”;⑦黎世法老师倡导的“异步教学”;⑧钱梦龙老师的“语文导读教学法”;⑨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⑩浙江省金华一中的“学案教学法”。

近期国内中学教育教学较多在研究:如何打造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优质课堂和有效课堂。现阶段较少在此方面的研究和专著理论作参考,我们将借鉴高效课堂、优质课堂和有效课堂的经验,吸取其精华,但不必走重复的路,也不想走重复的路,因此我们提出比这些课堂更高的要求即在模块教学中创建新型课堂:即“幸福课堂”,因此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将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尝试构建“幸福课堂” 的新型模式和新型课堂,并把它当作科研小课题来进行系统的理论探究和深入的实践探索。

二、幸福课堂的问题界定

课堂就是一种创新,课堂就是一门艺术,课堂就是一种享受。课堂不可能千篇一律和强求一致,同一学校、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同一内容和不同内容在不同的班上课,都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完善和创新,转换成不同的课堂或课型,所以,我们认为课堂就是一种创新。我们赞同专家教授们的“课堂就是一门艺术”的观点,但我们也认为“课堂是一门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艺术”。听一些课堂简直是一种享受,而听另外一些枯燥的、毫无生气的、干巴巴的课堂简直是一种受罪。我们更想享受课堂,把上课当成一种享受,让自己的课堂能给学生更多的享受,所以我们想把课堂当成一种享受。是享受的课堂还是受罪的课堂?是幸福的课堂还是痛苦的课堂?怎样创建新型课堂:即“幸福课堂”,我们将继续实践和探索。我们将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尝试探索“幸福课堂” 的教学艺术和教学创新 。

我们初步认为:幸福的课堂,应该是教师的教术高明、教技高超、教书高效,能有效地传道,能高妙地授业,能“对症”地解惑。如果我们教师的课堂能把课上好、把课上活、把课上优,能给学生更多的享受,能给学生更多的乐趣,能让听课的更多学生竖起大拇指,能让听课的更多学生兴趣盎然、快乐学习,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幸福课堂的魅力,那么,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两种教学活动才能达到最和谐和最有机的统一,才能更好地完成该节课的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才能达到最有效和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哲学与美好生活和幸福感知息息相关,哲学是人们美好生活的向导,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具有感受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才能获得幸福,而感知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均需靠我们自己在生活和实践中自我感受和自我培养,当然也少不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和引导,而课堂教学则是帮助学生培养和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和上进的幸福感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人的价值是什么?应当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幸福?等等,这些也正是哲学要回答的问题。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尝试追求和构建“幸福课堂”, 便显得更加迫切和更加重要。

三、幸福课堂问题解决的设想

(一)、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幸福课堂的研究主要是在现代心理学、现代教育理论、课程改革教学新理念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以及传播学、媒体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我校的实际,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尝试并探索研究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为切入点,以幸福课堂教学为课改重要抓手,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让学生充分享受获得新知的幸福,积极打造幸福课堂。教师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逐渐过渡到“会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质量。

确立课堂幸福指数,把升学率当作主要目标,但又不片面追求升学率,不把升学率当作衡量课堂好坏的唯一指标,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让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课堂教学新模式,让我们的课堂给学生以愉悦、轻松、快乐、享受、有趣、幽默、令人振奋、激人上进、给人以乐趣的幸福课堂。

(二)、实施步骤:

第一步骤:尝试构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实践性幸福课堂;

第二步骤:尝试构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创新型幸福课堂;

第三步骤:结题研究完成《给力课堂 有效优化课堂 创建思想政治幸福课堂》。

(三)、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11年3月~2012年4月

第二阶段:2012年5月~2013年4月

(四)、研究措施:

1、研读现代心理学、现代教育理论、课程改革教学新理念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以及传播学、媒体理论。

2、探究学习和借鉴目前较为流行的十大课堂教学模式。

3、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①对教师而言,要做到爱教、乐教,把上课当成一种享受、一种幸福;②对学生而言,教师要力争让我们的课堂给学生以愉悦、轻松、快乐、享受、有趣、幽默、令人振奋、激人上进、给人以乐趣的幸福型课堂,而不是干巴巴、枯燥、了无生趣、给人“受罪”、令人“活受罪”、激发不起兴趣、“催眠”的痛苦的课堂。

4、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尝试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

①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②创建科学的教学内容。③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④探求高效、有效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⑤赋予精彩高超的教学艺术。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两种教学活动能达到最和谐和最有机的统一,能更好地完成该节课的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能达到最有效和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幸福课堂问题解决的成效分析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尝试探索和构建幸福课堂问题解决的成效分析:

(一)、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再结合学生特点,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分层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体现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尤其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这一切入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课堂教与学的幸福理念和幸福指数。

(二)、创建科学的教学内容。教学中知识体系清晰、知识准确、规范到位, 充分运用教学中知识体系中的哲学观点和哲学原理以及其方法论意义,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幸福观的培养。

(三)、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

(四)、探求高效、有效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倡教师讲解、个别指导、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等多种方式的灵活结合。

(五)、赋予精彩高超的教学艺术。给学生以愉悦、轻松、快乐、享受、有趣、幽默、令人振奋、激人上进、给人以乐趣,让学生快乐幸福学习,而不是干巴巴、枯燥、了无生趣、给人“受罪”、令人“活受罪”、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成学生“课眠”的“专业杀手”。

(六)、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两种教学活动能达到最和谐和最有机的统一,能更好地完成该节课的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能达到最有效和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总之,对教师而言,要做到爱教、乐教,把上课当成一种享受、一种幸福;对学生而言,教师要力争让我们的课堂给学生以愉悦、轻松、快乐、享受、有趣、幽默、令人振奋、激人上进、给人以乐趣的幸福型课堂,而不是干巴巴、枯燥、了无生趣、给人“受罪”、令人“活受罪”、激发不起兴趣、“催眠”的痛苦的课堂。

我们将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尝试探索和构建幸福课堂,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再到创新的课型和模式的转变。

总而言之,幸福是一种愉悦的感受,这种感受应该让我们师生对现实和未来充满希望。“幸福课堂”应该以教师科学艺术的组织和淋漓尽致的发挥,展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高效有序地获取为目标,快乐学习,享受课堂,获取幸福课堂的幸福乐趣,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个性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五、有效优化课堂与创建思想政治幸福课堂的感悟与提升

感悟与提升一:幸福的课堂应当是情感涌动,和谐共处的课堂。只有情感涌动,才能调动兴奋的情绪,触发师生的灵感和创造力,使课堂变得富有生气和乐趣。这样的课堂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同时也能极大地提高教师的自信心和工作积极性,是构建幸福课堂的关键。

幸福的课堂应当是有的放矢,学有所得的课堂。,大多数的同学都认为哲学难学、深奥、抽象、理论性非常强。在包罗万象、无边无际的理论网中,我们每一节课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必须是精华。那么怎样才能以繁驭简,减轻理科生的听课负担呢?

幸福课堂应当是兴趣指引,快乐求知的课堂。兴趣是打开哲学幸福课堂的钥匙。生活处处有哲学,这才是哲学课堂生机勃勃,学生兴趣盎然的源泉。

幸福的课堂应当是不断创新、张扬个性的课堂。这表现为教师彰显个性,体现自我的教育风格;学生思维活跃,尽情展现健康自我,在情绪轻松、和谐灵动的课堂氛围中,感受教与学的幸福。

总之,如果我们多一份真心与淡定,少一份矫情与浮躁;多一份对学生的责任和包容,少一点对现实的抱怨和偏执;多一些奇思妙想,少一点因循陈腐;多一点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尊重,少一点颐指气使和灌输,

实践反思与追问:理科班的哲学教学历来是政治教师最头疼的问题。到底怎样才能改变教师对理科班教学的消极心态和功利心理?怎样才能让理科班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乐学、好学、善学、巧学?如何提升哲学课堂师生双方的幸福指数?多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就构建理科班哲学教学的幸福课堂常省思,勤探导,多交流,促提升。

感悟与提升二:生活处处有幸福,幸福在你发现之中。但社会错综复杂,有时会使人感觉像走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之中,幸福前行的路在何方?这时我们需要有照亮前行方向的理性和智慧的明灯。哲学是现世的智慧,哲学的任务也应该是寻找智慧和寻求幸福,让我们追求幸福,寻找幸福,获取幸福,拥有幸福。学好哲学,领悟幸福,我们将生活得更好,我们将生活得更有乐趣。那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模块学习过程对一个高中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引导寻找、追求、领悟幸福的过程。《生活与哲学》课堂有哪些幸福的“味道”,如何让充满幸福的“味道”,成为每个任课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幸福的课堂,引导学生寻找、追求、领悟幸福,将传授知识与追求智慧,生活味、哲学味、思辨味、反思味相结合的《生活与哲学》的课堂应当成为我们营造幸福哲学课堂、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努力方向。

感悟与提升三:幸福的课堂,应该是教师的教术高明、教技高超、教书高效,能有效地传道,能高妙地授业,能“对症”地解惑。如果我们教师的课堂能把课上好、把课上活、把课上优,能给学生更多的享受,能给学生更多的乐趣,能让听课的更多学生竖起大拇指,能让听课的更多学生兴趣盎然、快乐学习,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幸福课堂的魅力,那么,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两种教学活动才能达到最和谐和最有机的统一,才能更好地完成该节课的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才能达到最有效和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幸福课堂” 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对教师而言,要做到爱教、乐教,把上课当成一种享受、一种幸福;对学生而言,教师要力争让我们的课堂给学生以愉悦、轻松、快乐、享受、幽默、有乐趣、令人振奋和激人上进的幸福型课堂,而不是干巴巴、枯燥、了无生趣、给人“受罪”、令人“活受罪”、激发不起兴趣、“催眠”的痛苦的课堂。

遵循“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定基础”的教学理念,目的是使学生有理解幸福的思维,有创造幸福的能力,有体验幸福的境界,有奉献幸福的品格———拥有提高生命质量的高素质,从而造就高素质人才,我们将在我的教学实践中继续尝试和探求构建高中思想政治“幸福课堂”,追求幸福教育的根本,幸福地教学,向学生传递幸福,与学生共同感受和分享幸福课堂馈赠给我们的幸福。

 

参考文献:

[1]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郑杰.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M]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 张云平(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效课堂  优质课堂——对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及课堂教学评价若干问题的思考[R]. 广东:2010年广东省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同课异构活动比赛,2010

[4] 孙双金.孙双金与情智教育[M]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

[5] 刘可钦.刘可钦与主体教育[M]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

[6] 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 . 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

[7]罗增儒(陕西师范大学教育考试研究所所长、博导).理科视野高效课堂研究[C]. 深圳:深圳教育论坛·教育国际化与基础教育改革——全国中学高效课堂案例研修展示邀请赛暨颁奖大会,2010.

[8]赵亚夫(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文科视野高效课堂研究[C]. 深圳:深圳教育论坛·教育国际化与基础教育改革——全国中学高效课堂案例研修展示邀请赛暨颁奖大会,2010.

 

附件

  • 《给力课堂 有效优化课堂 创建思想政治幸福课堂》.doc     下载
评论
发布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