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德的演进及其对中国历史编纂的影响

发布者:舒习龙     发布时间:2015-05-27    浏览数:0

 

中国古代史家的 “史德”观由最初的“素心”、“公心”与“直笔”、“求真”等,到章学诚“强调慎辨主观与客观,尊重客观,不以主观强加于客观”、以及“史德在于心术,心术在于明天人,明天人在于原道,道又折衷于孔子”,完成了中国古代史德观念的建构。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史德”观不仅受到传统史学的影响,还深受西方历史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来重新界定和诠释“史德”的新观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当数梁启超、刘掞藜、柳诒徵、李泽刚等。历史编纂学追求的历史真实和历史的善性,都有赖于史学家“史德”、“素心”的涵泳,而历史编纂的语言和技巧表面上看反映的是史学家的“史才”,但实质上观照的是史学家的“史德”,可以说史家自身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着史书编纂的优劣,也更深层次的影响到他们对于历史编纂的理解和全局掌控。

附件

  • 史德的演进及其对中国历史编纂的影响_舒习龙_陈舒玉.caj     下载
评论
发布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