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后期复习建议

朱银锦 已在 2015-05-30 00:09 推荐!

发布者:罗雪花     所属单位:梅州市曾宪梓中学     发布时间:2015-05-29    浏览数:5

语文后期复习建议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  罗雪花

高三考生历经八个月的艰苦备考,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应考经验。在后期阶段,我们有必要重新梳理、提炼这八个月的学习成果,化繁为简,回归考纲,回归经典题,切实把握高考的脉搏,为实战做好充分的准备。下面,笔者将依据相关备考和评卷经验,对不同的考点提出相关建议。

一、语基四小题:保持天天定时定量的复习、练习

语基四小题我们已经做了海量的练习,可谓千变万化尽在掌握中。考生可有计划地温习过去的习题,重在查缺补漏。同时,应保持天天定时定量的练习,以保证答题的熟练度和信心。字音和词语的练习可多注重其他省份的题,以扩充自己的知识库。病句要强化对考纲规定的六种病句类型的识别,当遇到两难选择时,选项中病句类型不重复可能是作出判断的依据。连贯题一定要耐心,注重关键词、关联词、句式的整齐对称等。遇到困难不要慌,可先把有共同关键词的句子划归一组,再逐步推进。

二、古诗文阅读:读懂是根本,回答能详则不要简

纲的规定是阅读浅易的古诗文。我们可对照近三年的高考古诗文试题,对其浅易程度和命题特点作深入的认识。近年的试题越来越注重考查考生理解古诗文的能力。如文言文信息归纳由选择到简答,虚词由比较用法到选词填空,诗歌从偏重考查手法到考查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因此,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要立足于读懂古诗文。在答题方面,翻译题要注重补充省略句的成分,尤其是影响句子表意的部分。遇到不确定的字义时,可将两个比较可能的含意揉合进去,评卷老师只判对的,总有一个能得分。诗歌鉴赏的备考重心要落在读懂诗歌,如去年广东卷的两道题的答案组合起来是对诗歌的详析,得分点多且细。考生要注意题目的要求,如果有“画面”、“场景”“分析”等词,回答要尽可能地细致。在默写方面,历年考查的都是经典名句,后期应重点复习此类句子。

三、现代文阅读:加强读题干的能力、分点概括的能力

现代文包括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后期对现代文的备考建议以近两年的广东卷和广州一模卷为抓手,深入研究其命题的特点,加强读题干的能力,保证答为所问。如去年的实用类阅读题“概述罗哲文先生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必须明确主语是什么,答成中国建筑或烽火台不得分。其次要深入分析标准答案,分析答题思路,总结答题方法和步骤。论述类阅读和实用类文本均较注重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考生在认真读题后,先圈定答题区域,以保证不遗漏信息,作答时尽量利用文中的语句,提取关键词、中心句,分条表述,表达要简明、通顺。文学类文本注重考查分析鉴赏能力,鉴赏语段的作用可从内容、结构、表达技巧三方面考虑,概括主题要包括内容和情感。

四、语言表达运用题:注意题目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

语言表达题备考的重点不在于练新题型,而在于通过重温经典题提高审题能力。语言表达题的答案看似简单,实则得分点多且细,题目的每个要求都要在答案中体现。良好的审题能力是正确答题的关键。首先要全面把握题干的显性要求,如“内容相关”“表达得体”“前后连贯”“逻辑严密”“生动”“字数”等,其次要将显性要求结合到提供的图表或文段中,推断出其隐性要求。如“内容相关”要求体现图表信息或文段的关键词、中心,“表达得体”要注意情境,“前后连贯”要注意承上启下,“逻辑严密”要注意逻辑顺序,并适当采用体现连贯的词语。同时,广东卷的语言表达题非常注重在既定的“语流”中考查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所以,考生在答题时务必认真阅读提供的材料,做到有的放矢,体现语意的关联性。建议后期复习重点分析近五年的广东卷真题以及官方提供的标准答案(网上提供的不一定正确),最好结合高考评分细则,逐条分析,切实提高审题、答题能力。同时,考生要注意书写和表述的规范,语用题对错别字、语病扣分严格。

五、作文:审题立意最关键,联系生活挖素材。

如无意外,今年作文题命制还将沿用新材料作文的形式。“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的写作要求,是判断作文是否符合题意的标杆。符合题意的作文,基本能在四十上下打分。所以,考生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紧贴材料。在拟定作文标题时,有意识地在标题中体现材料的内容,这不仅能给评卷老师一个符合要求的印象,更能给自己一个提醒,不脱离材料内容来写作。在行文方面,作文开头结尾都要引材料,在中间部分,应警惕是否发散过当,脱离材料内容。在作文的结构方面,考生可借鉴去年高考标杆卷中优秀作文的结构,选择一两种适合自己的行文思路,在后期进行强化练习,力争作文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在素材积累方面,广东近年来主张写“现在进行”文,作文题时代和生活气息浓考生在素材积累方面要多关注时事新闻,多阅读时评文章注重对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剖析思考以更好地积累和使用素材。同时,还可自己的见闻、经历去表现主题。

评论
发布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