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选择题巧解例析

发布者:许玉敏     所属单位:澄海莲阳中学     发布时间:2015-05-07    浏览数:0

  

地理选择题在地理100分总分里占到44%,起到比较重要的地位。如果我们能掌握选择题的解题技巧,则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从而提高高考地理总分和高考总分。选择题有区别于问答题的显著特点就是答案已经在选项里面,这样有时我们就可以利用简便方法把答案选出来。目前的高考地理选择题具有“组题”式特点,有时我们必须把精力重点放在重点的小题中,否则会导致全军覆没。高考地理选择题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概念,新的知识,以考查学生的现场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下面举例解析说明:


1:读华北某地地形图(图1),据图判断下面3题:

1)、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A <

B <

C >

D =

2)、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

A 光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 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 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D 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3)、若乙坡植物受破坏成为荒地,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A 放牧山羊                B 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C 修梯田,种植水稻        D 营造混交林

解析:此题的题干中指明是华北某地,而图中表明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有比例尺,有指向标。第1小题考到了四地的坡度大小,坡度即单位距离的高度差。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和坡度大小的关系,就可以快速地排除AD,由此得知BC中肯定有一个是正确的,一个是错误的。再仔细比较得出答案为C。第2小题则需要对甲乙两坡有关植物生长的气候各个因素进行分析,解题的关键是从等高线图和题干中挖掘出隐含的条件,即甲为阳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乙为阴坡,是夏季风的背风坡。这样通过排除法可以得到答案B。第3小题,在结合比例尺条件下得出当地坡度较大,排除C,乙地为阴坡排除B,而荒地放牧山羊会加剧生态的破坏,这样就只能选D

总结:此题适宜用排除法来解答。排除法是解选择题的常用方法,此法一般用于选项有较大迷惑性和有一定的难度的试题。排除时要利用已有的或隐含的条件去逐步排除,如本题中的向阳背阳、迎风背风、坡度大小等等条件进行逐一排除。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