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哪些物理能力

发布者:王彦菁     所属单位:汕头市第二中学     发布时间:2015-05-11    浏览数:0

在当今强调创新的时代里,我们老师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

我认为这些物理能力应该包括: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完成中学物理学习必不可少的因素,学生只有具备了阅读理解能力,才能对物理概念、规律达到较高层次的认识。例如:在物理光学部分的教学中,我们安排学生阅读“泊松亮斑”科技简史,学生从中知道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从而加深学生对电磁波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由于一些学校实验器材的限制,没有办法每个实验都让学生亲身经历,但教师还是可以借助身边的道具,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借用手中的笔壳和小球,感受向心力的大小及影响向心力的因素等等。

3.培养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我认为这个是最重要的,教学中应该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了解影响物理现象的各种因素,应合理地舍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正确运用科学的抽象方法进行合理的简化,得到理想模型。如,在动量定理的教学中,我们重点要求学生理解作用前后的速度变化,进一步理解动量变化,但速度或动量的变化与研究的物理过程有关,是相对抽象的。为此,我们安排了这样一道训练题:一质量是1千克的小球自20米高处自由落下,与水平地面相碰后竖直向上弹起的最大高度是5米,小球与地面的作用时间是0.01秒。求小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与地面之间的平均作用力大小。这道题的物理过程显然包括小球的下降、碰撞、上升三个阶段,学生都是隔离出其中是第二个阶段后用动量定理求解。我们在讲评时,先肯定学生的做法后,又引导学生从整体思路出发,把三个阶段作为一个整体,仍用动量定理给出结果。加深了学生对动量定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使用物理规律建立物理模型的灵活性。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