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课程

发布者:夏冬     发布时间:2015-05-17    浏览数:0 精华

迄今为止,关于课程的界说各式各样,诸如“学习程序”、“教学内容”、“计划化的学习经验”等等。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统计,在欧美国家的教育著述中,有关课程最基本的定义可概括为9种,在此基础上,又可演绎出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定义。因此,理查德.斯考特曾说,课程是一个用得最普遍的教育术语,也是一个定义最差的教育术语。
概言之,课程的定义可按以下几种类型划分:
课程即教学科目
如六艺、七艺。事实上,西方的学校是在七艺的基础上增加其它学科,逐渐建立起现代学校课程体系的。最早采用英文课程一词的斯宾塞,也是从指导人类活动的各门学科的角度,来探讨其知识的价值和训练的价值的。
这种定义的实质,是强调学校向学生传授学科的知识体系。但只关注教学科目,往往易忽视学生的心智发展、情感陶冶、创造性表现、个性培养及师生互动等对学生成长有重大影响的这些维度。其实,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范围,远远超出了正式列入课程的学科。(如活动课程、隐蔽课程)
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这一定义把教学的范围、序列和进程,甚至把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即把所有有计划的教学活动都组合在一起,以图对课程有一个较全面的看法。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等。但事实上,有计划的东西比书面计划的范围要广得多。如果把非书面的计划也包括在内,那么课程的定义又似乎太宽泛了。另外,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安排作为课程的主要特征。往往会把重点放在可观察到的教学活动上,而忽视学生的实际价值。
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在北美较普遍。一些学者认为,课程应直接关注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即把重点从手段转向目的。这要求课程事先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达到这些目标服务的。
然而,该观点忽略非预期的学习结果。如师生互动、校园文化等隐蔽课程对学生成长有很大影响。另外,即从表面上看都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但这种结果对不同学生来说可能意味着不同的东西。(目标模式)
课程即学习经验
该定义是试图把握学生实际学到些什么,而经验又要通过活动才能获得。但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学习者,他们从同一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各不相同,所以,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作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作了些什么,其核心在于将重心由教材转向个人,如人本主义课程观。
但在实践中难于成功,如教师如何同时满足四五十个学生个人独特的生长要求?如何为每个学生制定合适的课程计划等等?而且将个人经验纳入课程概念,显得过于宽泛。
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认为,任何社会文化中的课程,实际上都是这种社会文化的反映,学校教育的职能是再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技能。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国家需要来规定所教的内容,教育工作者再将其转化为可传递给学生的课程。其依据是个体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使个体社会化。其实质在于将教材的重点从教材、学生转向社会。(如英国文化—情境模式)但该观点忽视社会文化的变革。(假设社会现状已完满)
课程即社会改造
一些激进学者认为,课程不是要使学生适应或顺从社会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摆脱现存社会制度的束缚。认为课程重点应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弊端,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等方面,让学生通过社会参与形成从事社会规划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并具批判意识。但认为课程能起到社会变革的作用,未免天真。
课程即有计划地为每位学习者提供学习机会的过程,并使学生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