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截止时间:2015-05-29
  2. 作业要求:

    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与专家点评,写一篇评课报告,评析一下目标课例的优缺点,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思考。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注:请在word文档中复制下列模板(或点击下载模板),编辑好内容后直接粘贴到作业框中进行提交。

    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模板

    课程模块名称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3. 发布者:胡继飞

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

提交者:黄绵如     所属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提交时间:2015-05-18    浏览数:3     

 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实施与现代教育环境下构建的新课堂,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陈旧、教师思想的保守等局限性,是构建个性化学课程的一种新模式。而同课异构教学核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

  一、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学生的实际水平,利用不同的教学技能和风格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反映不同的教学效果

  1.“同课异构一人异构由同一教师在反复研读教材同一内容的基础上,写出不同的教学设计,汇报给备课组,汲取集体智慧精华,采用不同方案上课,课后检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选择出最适合的教学方案。

  2.“同课异构多人异构由同年级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由各位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不同理解进行方法选择和内容选用,进行独具个性的教学设计,在备课组内进行分析交流、汇报反思,二次备课后由备课组教师听课、评课,开展适合教师个性特点的课堂。

  3.集体备课体现每位教师的智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是同课异构教学的基础。教龄较长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能更多地拓展教材知识,更有效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新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在集体备课时向骨干教师请教。在听课过程中,学习老教师对高中生物知识的整体把握,学习建立高中生物网络教学概念,以自己独特的理解,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巧妙构思课程。

  二、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一方面借鉴别人课堂优势,另一方面彰显个人教学特色,拓展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改进了课堂教学方法,体现了资源共享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

  1.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深感教材知识琐碎、平淡,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系统的印象和认知。随着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环节日趋完善,教师让学生站在全新的角度,活跃课堂气氛,对生物课堂教学产生积极影响。启发学生善于探究和表达,在合作探究中进行多方面检验和修正,积极主动地深入到课堂中,与教师共同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课堂成为学习的乐园。

  2.传统教学在教师讲授时直接面对学生,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与学生进行人性化的知识和情感的交流,具有其特定的优点。教师语言准确、板书正规,例如,在黑板上用粉笔熟练地画某个植物生理构造图时,学生在下面观看、讨论,印象深刻;教师在讲解教材中某个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学生紧跟教师思路,独立思考,理解透彻。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地对教学方法做出调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给了教师和学生一个充分思考和交流的空间,传统的提问、例题等形式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3.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它以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途径生动直观地向学生传递信息,使课堂教学更加多样化和生动化,并给课堂教学平添了一股时代气息,极大地丰富了教师教学的表现手法和形式。多媒体教学可以理解为增加了特殊工具的教学,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策略,合理处理多媒体和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在新课改中,有机结合各种教具(如计算机)辅助教学,无疑让学生兴致更高,认知更直观,记忆更深刻,教学效果更好。

教学形式是多样的,教学策略是灵活的,而教育宗旨是不变的。新课改下同课异构新思路教学的运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漫长的教学道路上的一种实践和尝试,仍需检验和完善。

本节课有这样几个优点:

一、导入设计在新颖独特的基础又能很好地为本节课学习内容铺垫,十分不错。

二、采用这种情景问题探究和结论运用的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符合要求的实验,评价实验探究结果,体现该教师教学设计的精心巧妙。

三、展示学生分组结果,还让学生代表阐明设计思路,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分享设计成果,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并引导学生发现自己作品的优点,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强化了学习兴趣 

四、重视师生交流,在学生设计实验出现瓶颈和困惑时能够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思考时间,循循善诱,跟学生一起分析问题所在,从而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充分思考的能力,不会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

看完本节课的教学视频,学习中我也不断反思,意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今后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在备课中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灵感和素材为课堂服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突出学科特点,以实验为基础,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要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实验的机会,这样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三、提高自身调动课堂气氛的能力,丰富教学语言魅力,以幽默趣味的语言,能吸引学生注意,从而塑造轻松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 
.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