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截止时间:2015-05-29
  2. 作业要求:

    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与专家点评,写一篇评课报告,评析一下目标课例的优缺点,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思考。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注:请在word文档中复制下列模板(或点击下载模板),编辑好内容后直接粘贴到作业框中进行提交。

    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模板

    课程模块名称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3. 发布者:胡继飞

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

推荐!

提交者:郑楚璇     所属单位:潮阳区黄图盛中学     提交时间:2015-05-11    浏览数:3     

    孙惠珍老师和杨豪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孟德尔杂交实验》的教学体验,这是高中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遗传学学生的认知基础以及对遗传学的兴趣建立在本节课的学习上。两位老师教学风格很不相同,孙老师的课堂比较创新,有趣,杨老师的课循循善诱,富有亲和力。但两位老师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十分得当,对概念的讲解也比较到位。孙惠珍老师利用附板书将概念呈现出来,杨豪老师则在授课过程中逐一解决概念的辨析。

两位老师在授课中都体现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优点,孙老师提供豌豆花让学生在观察中体会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抽象概念;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去雄了解杂交实验的操作。通过独特设计的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让学生理解分离定律的实质。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质疑和推理来学习孟德尔的遗传实验和杂交实验。

杨豪老师则让学生以孟德尔的假说,用动手画遗传图解的形式进行体验。这样处理有两个比较明显的效果:一是相比单纯听的情况,学生通过亲自画一画遗传图解,更有利于了解孟德尔假说的内容;二是学生在写图解时,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契机有效弥补了学生认识上的缺陷。两位老师都能做到让学生动手从而动脑。

两位老师都运用了情景式教学,创设的情景虽不同,却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孙老师开篇用自己一家三口的照片引入教学,引起学生很大的兴趣。教师一般很少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私生活,而学生对此却是很感兴趣的孙老师巧妙的引入为本节课增色不少,而且在讲豌豆高矮相对性状时,让自己小孩同高矮豌豆植株做比较,令人印象深刻,一下子就记住了相对性状的概念及什么是性状分离

杨豪老师的情景创设则是以教材为载体,列举典型的实例,如不同颜色的牡丹花,黑人与白人的后代等,说明生物的遗传不遵循“融合遗传”的客观事实。情景虽不新颖却能很好服务于教学。

    不足之处有:本节课内容偏紧,所以孙老师在豌豆花的解剖这个步骤是否可以课下进行,由学生课上汇报。另外本节课名词术语较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孙老师如果在教学中应该穿插形成性练习才能让学生活学活用,特别是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判断题、选择题等耗时较少的形式进行反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

    杨老师本节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比较少,学生被动学习、接受知识的程度较深,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这节课让我体会很深,同课异构活动从兴起到流行,发展很快。同课异构的魅力在于如何“异”?为何而“异”?何“异”略胜一筹?在相同的教学内容里,我们要以什么形式将它们传递给学生?在高手对决中,教育思想的碰撞、教学理念的碰撞、教师个性的碰撞,教师总是会选择自己认为最优的教学结构,可以说每一节课都是精品。同时,教师也会观摩到另一位教师是如何处理相同的这节课,当中哪些是自己不足的,未能做到的。这样就更直接获得成长。而听课者则能更客观地体会不同教学方式的效益不管是授课者还是听课者都能得到收获。

附件

  • 2015年维度三主观题作业 郑楚璇.doc     下载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