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截止时间:2015-05-29
  2. 作业要求:

    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与专家点评,写一篇评课报告,评析一下目标课例的优缺点,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思考。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注:请在word文档中复制下列模板(或点击下载模板),编辑好内容后直接粘贴到作业框中进行提交。

    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模板

    课程模块名称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3. 发布者:陈建伟

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

推荐!

提交者:马泽虹     所属单位:潮阳河溪中学     提交时间:2015-05-08    浏览数:7     

 

课程模块名称

《雨霖铃》个人评课报告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通过认真观摩陈婷婷、徐曼娜两位老师的教学录像及众专家妙语连珠的精彩点评,我有如下体悟:

 首先,陈老师和徐老师都有相同的优点,即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真正落到实处。诗歌鉴赏的教学,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感知体验,以此来培养学生文化的感悟能力,形成审美素养。柳永词“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由感性到理性是鉴赏《雨霖铃》必不可少的过程。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陈老师和徐老师都能关注到学生的主体自我体悟,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抒发不同的见解,有的抓住意象,体会意境;有的联想想象,再现一千多年前词人与心上人分别的凄美场景……在交流互动中,各学生或补充、或质疑,他们的思维真正得到锻炼与开发,鉴赏能力亦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得到提高。老师则作为组织者,适当点拨,穿针引线,完成教师角色的有效转变。

 此外,两位老师各有所长,平分秋色,比如陈老师能紧扣文本,通过引导学生对“杨柳”、“晓风”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的把握来体会词人的情感,以“点”带“面”,表现出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厚度。而徐老师则在创设自由、和谐、开放的学习环境的基础上,践行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的理论,以朗读、吟诵为重点,注重课堂的美育渗透。

 当然,正所谓“教学是遗憾的艺术”,两位老师的教学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陈老师在情感的投入上不如徐老师富有激情,课堂亦缺乏朗读(其实让每一位学生代表起来发言时,可以让他们先就自己的理解朗读一遍诗歌)。而徐老师虽重朗读,但朗读方法不够多元化,除个读、范读,古典诗词的教学还要把美读、情读渗透到各环节中。至于徐老师最初预留的作业——把该词扩展成一段散文文字,许多专家对此并不“感冒”,建议其改成梳理“月”、“柳”等送别诗词的意象。在我看来,把这首词改写成一篇记叙性散文,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同时,还能让学生二度走入词境,与才情卓著的柳永展开心灵对话,进一步体会这首词的情感,厚实文化底蕴,提升人文精神。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