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截止时间:2015-05-29
  2. 作业要求:

    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与专家点评,写一篇评课报告,评析一下目标课例的优缺点,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思考。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注:请在word文档中复制下列模板(或点击下载模板),编辑好内容后直接粘贴到作业框中进行提交。

    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模板

    课程模块名称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3. 发布者:胡继飞

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

推荐!

提交者:李娟     所属单位:东莞市塘厦中学     提交时间:2015-05-12    浏览数:6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来源于好奇心,好奇心不仅会开启人类的思维并且是不断探究真相得出真理的最基本的动力。因此,梁老师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这一节教材的认识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本着“以学生为主体,在探索中获得成就感”的教育理念,采用“实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构建模型)—提供实验验证”的教学模式,通过“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探究史资料分析辅助物理模型的构建,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不断的去思考、构建和修正,进而获得成功。这样不仅使学生发散了思维,锻炼了动手、合作、交流和表达的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并且让学生从以往的“学会”转变为以后的“会学、乐学、终生学”。由于过程中作为科学家的小助手感同身受探究历程,因此,学生能更加深刻的去感受科学技术对科学研究的作用,体谅科学探究的艰辛。

   梁老师在导入情景教学时,通过提出“膜为什么有选择透过性这么神奇的功能”这一问题,层层递进,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在突破磷脂双分子层这一教学难点中,他不是展示课本中已有的科学史来进行分析探究,而是通过化学分子本身的性质,在不同情景下通过在纸上画画的形式和上黑板展示得出不同的排列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真正生物细胞中磷脂的排列形式,然后再辅助科学家的实验证据来支持学生的推论,让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收获了成就感。然后通过资料展示、问题设置,让学生做出假设并且构建相应的物理模型,最终在轻松开心的气氛下顺利的完成了三维目标。 整个过程中梁老师和蔼可亲又思路清晰的讲课方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学永远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由于学生认知层次不同,思维方式各异,因此在分组构建物理模型时部分小组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正确的模型,但是错误也是一种美,通过展示和对比不同的模型,让学生自己的阐述各自的观点,最终得到统一。在教学中,只要是思考的产物,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都值得鼓励。由于课时有限,有部分学生并没有完全跟上教师的思维引导,在生物膜的功能和结构特点这个难点中遇到了暂时的困难,需要课下的复习和巩固来完成学习任务。

    最后,这节课如果梁老师能够利用吸铁石和磁盘来做成模型,让学生排列组合和展示就会更好了!

    生物本就是一门有趣的自然科学,如何让学生能够从繁琐的知识记忆中解脱出来,在课堂中快乐的获取知识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值得努力的课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从听的一节课中,发现任课老师的教学特点,从教学、学生角度来分析如何上好一节课,足矣。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