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截止时间:2015-05-29
  2. 作业要求:

    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与专家点评,写一篇评课报告,评析一下目标课例的优缺点,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思考。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注:请在word文档中复制下列模板(或点击下载模板),编辑好内容后直接粘贴到作业框中进行提交。

    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模板

    课程模块名称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3. 发布者:黄牧航

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

推荐!

提交者:范绮芹     所属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提交时间:2015-05-14    浏览数:2     

 

巧用史料,提升思维

本作业就《高中史料教学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这一讲座展开教学回顾与反思。该课程中,王锡文和马丹霞老师针对史料教学的地位,现状,获取途径以及策略方法展开了一些列深入浅出的讲授。其中,笔者对刘敏老师关于国家选修《王安石变法》一科的视频感触颇多,认为刘敏老师在史料的选取与运用有诸多可借鉴之处。

一.材料引疑,激发兴趣

以材料带动新课的学习,尤其是一些较有震慑力的言论,对学生心灵的冲击较大,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为新课的主旨和灵魂奠定基调。

二.关注细节,支持观点的多样性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历史课堂上,材料运用的精髓就像该诗所表达的意蕴一样。只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同一则材料能够带给学生不同的认识。通过多样化的史料运用,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多是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为历史教学的预期目标服务

三.筛选有效信息,提炼观点

刘敏老师的授课中,在摆开精选的史料后,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对王安石变法进行评价,时人、后人的评价都有涉及,并且维度多样,甚至要求学生针对王安石变法的结果来谈经验教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四.源于材料,高于材料

对不少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史学界甚至各社会学科都有意见不尽相同甚至是相反的观点,教师在选择这些评价性材料的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进行筛选,让相似或者是完全相反观点的材料进行强化或对比,这样比教师单纯的介绍和讲授更能激发学生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不同纬度的看法。

在新课程标准下,不同形式材料的利用把教师和学生都从“填鸭式”教学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发表想法的余地,也让教师有更多方式进行课堂和课后教学。其中,文字材料的运用是最常见,也是最见效的教学媒介之一。通过文字材料,学生不但获得大量的历史信息,还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形成对该课的认识,锻炼了逻辑思维,培养了历史意识,体会古人的智慧,品味历史长河中的阶段特征和历史发展趋势。

该评课报告认真进行分析,内容较为具体,思路比较清晰,体现了一定的专业性和中学教学的实效性。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