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截止时间:2015-05-29
  2. 作业要求:

    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与专家点评,写一篇评课报告,评析一下目标课例的优缺点,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思考。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注:请在word文档中复制下列模板(或点击下载模板),编辑好内容后直接粘贴到作业框中进行提交。

    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模板

    课程模块名称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3. 发布者:李样明

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

推荐!

提交者:许炳然     所属单位:普宁市城东中学     提交时间:2015-05-25    浏览数:0     

观摩了广东广雅中学张璇老师《说数》这一教学视频,我觉得从中能够学到很多东西。现在就谈谈我对张老师上这一课的看法。

  首先,张老师的课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优点如下:

  1.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合理,落实到位。张老师围绕这篇文章设置了三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把握科学小品的准确性、生动性特征,体会科学小品的文章美”,第二个目标是“从文章的描述中感悟数字美、数学美”,第三个目标是“拓展研究,认识科学美和科学精神之美,培养课外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和能力”。

  第一个目标旨在让学生把握科学小品的基本特征,由篇及类,掌握阅读科学小品的基本方法,这是整节课体现最彻底、落实最到位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张老师设计了一个“是非大考场”的抢答环节,让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从字句上体会科学小品的准确性;同时又设计了一个自由发言的环节,让学生找出文中生动的句子加以分析,从而概括出科学小品的生动性。第二个目标和第三个目标重在培养学生感受鉴赏的能力,这两个目标在授课过程中并没有集中体现,而是分散在整节课的各个环节。在上课过程中,有一位学生说数充满了“诗情画意”,这就很好地说明了学生能够感受美、鉴赏美。

  2.这节课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往往采取“满堂灌”的方式,一节课下来,老师疲累不堪,而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甚理想。张老师的这节课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为了让学生思考感悟、开口发言,张老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可以说颇费心思。一是梳理思路的环节,她让学生小组讨论,推选最佳示意图上台展示。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形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好氛围。二是分析文本的环节,她针对科学小品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设计了抢答竞赛和自由发言两种不同的学生活动,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三是知识迁移的环节,她让学生分享读过的科幻小说,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从整节课来看,学生们思考、交流、表达,并最终获得知识,也培养了能力,效果是让人满意的。

  3.学以致用,是这节课的另一个特色。张老师为了让学生们巩固已学知识,要求学生当堂阅读《昆虫记》节选文段,并从准确性和生动性着手,筛选信息。学生通过这样的及时训练,对科学小品的基本特征就铭记于心,并且能够灵活自如地鉴赏文本。

  其次,张老师的课也有个别不足之处:

  1.科学小品作为科普文的一种,它实际上是以科学知识为内容,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情并茂的说明文。因此,在学习《说数》时,张老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

  2.张老师设计的知识迁移环节不太妥当。这个环节是要求学生分享读过的科幻小说,虽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科幻小说和科学小品毕竟不是同一文学体裁,它们的特征也不相同。因此,拿科幻小说来和科学小品相比较,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尽管这节课略有瑕疵,但总的来说,张老师上得非常精彩,很值得我学习!

能认真点评,提出自己观点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