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截止时间:2015-05-29
  2. 作业要求:

    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与专家点评,写一篇评课报告,评析一下目标课例的优缺点,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思考。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注:请在word文档中复制下列模板(或点击下载模板),编辑好内容后直接粘贴到作业框中进行提交。

    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模板

    课程模块名称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3. 发布者:徐颂军

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

提交者:潘小权     所属单位:徐闻县实验中学     提交时间:2015-05-22    浏览数:1     

 

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

课程模块名称

《文综地理高考选择题答题技巧解读》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文综地理高考选择题答题技巧解读》

一、选择题的解答技巧
()明确题干要求,分析答题条件。
  1. 明确题干要求。
  题干是选择题的主体部分,由提供条件的疑问句或陈述句构成,长短不一,图文并茂。 理解题干的关键指导语言。如最多的是”“最合适的是”“最主要的是”“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等等。

 ()运用科学方法
  1. 直选法(再现法)
  把记住的知识再现出来,主要考查记忆的准确性;做题时要审清题干、题支,判断与所记内容是否完全一致,切忌似是而非、只看大概,或只看前一两个选项。

2. 排除法。
  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较多时,可将选项与题干条件对照,将错误选项排除(1~3),缩小范围,重点分析剩余选项。切忌将正确选项排除,即排除该项一定要有充分理由,自己有
100%
的把握。运用此法最后要复查。

   3. 优选法。
  题目提供的四个选项如果都符合题干要求,但题干中又有主导主要第一核心等字样,就应该采取选优法进行取舍。

4. 转换法。
  主要用于借用条件的选择题。将命题条件转换成与该条件意义相同的另一种说法(与选项的关系更明确、更直接)

5. 图解法。
  利用示意图辅助解答选择题。
  在地理分布、运动规律,空间想象等方面,可根据题干所提供的条件绘制出图形,直观地表现解题条件或将条件具体化。

(三)选择题的类型
  1. 正误选择题。

  ·题干中往往有”“不是”“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等,这类选择题一般是基础知识测试题。
  ·主要用排除法、筛选法、直选法等。
  ·解题时要注意对四个选项都要进行判断,切忌想当然,或只看了一个熟悉的选项而不顾其他选项。

2. 最佳选择题。
  ·题干中往往含有这个关键字,即在给出的选项中找出最佳的或是最合适的选项。所给选项往往与题干都有联系,但联系最为密切的或最为合理的选项只有一项。
  ·主要用比较法、优选法、直选法等。

  3. 因果选择题。
  ·由因求果:题干为原因或条件,选项为结果
  ·由果推因:题干为结果,选项为原因或条件
  ·主要采用分析推理法、逆向思维法、直选法等

   4. 图表型选择题。
  ·题干或选项用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
  ·解答这类选择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图表,找出图表给出的有用信息和隐含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内容,分析所得信息,得出相关答案。
  主要采用分析推理法、读图分析法、排除法等

5. 组合型选择题。
  选项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项目组成,是多项选择题变成单项选择题的一种主要形式,往往比其他类型的选择题要复杂一些。
  ·主要采用排除法等。从选项入手,找准一个或多个正确或错误选项,排除1~3项。各项都有的不用判断;在三项中出现的多为正确叙述,也可先不判断其正误;注意一下长短项。

6. 时空顺序型选择题。
  ·把地理事物或现象按时间或空间分布排序的一类选择题。
  ·解题关键是理解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时空分布规律,按题干要求排序。
  ·根据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确定两到三个,一般就能选取正确选项。

应试技巧

二、综合体答题技巧

()特征描述。

()成因问题。
  自然环境有整体性和差异规律,因果关系规律。资源环境优势、缺陷的形成,灾害的形成有其内在的原因。

()分布规律问题。
  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线”“是哪种分布趋势;要说明该地理事物叠加在哪一个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说叠加在哪一个地形之上。

()评价问题。
  回答此类问题注意两点:
  1. 根据题目要求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阐述问题;
  2. 从对自然、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方面综合分析。
(
)推断问题。
  根据材料,审明题义,回归教材,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准确表达。
(
)区位问题。
  工业、农业、城市、商业、交通区位问题分析从自然和人文社会两个方面分析。

三、学会审题
  审题过程及内容:  ①审材料;②审设问;③审题分。
四、表达准确
  文科类主观题一般是渗透思想观点的完整短文,答题时,要有概括有说明。用地理语言回答问题,言之有据,无废话,不离题;在语言使用上,要用直观、明确、精练、科学化的语言,用词用句可多借用教材。

 五、答题规范
  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是文综规范答题的宗旨。有条理,分点答题,形成知识链,做问答题首先要了解答题的步骤,问什么就回答什么,问几个问题就分几节写。可根据题目的给分来组织答案,一般一个要点是2分或3分,这样如果是8分的题至少就得答出四个要点。答题一定要规范化、序号化、段落化,字迹工整,反映思维的逻辑性,卷面整洁,从形式上达到卷面的完美,因为清晰的卷面能赢得阅卷者好感,也许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

六、答题步骤
(
)读懂题意:考生首先必须能够读懂题意,找出关键词,把握试题的中心含义,以及试题作答要求,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
)看清图示: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很大一部分是与图相关的。因此,学生应该对各类地理图像、图表的特点和作用认真掌握。在答题时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准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并要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

()注意联系:各种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在答题时应该注意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要关注跨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
(
)准确表述:对试题进行逻辑分析后,要进行答案的构思,并能够用准确的语言将答案表述清楚,这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环节。不少同学在平时复习时,这个方面训练不够,往往出现眼高手低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的情况。因此,考生在复习迎考中,应该把语言表述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

附件

  • 934345051998.doc     下载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