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截止时间:2015-05-29
  2. 作业要求:

    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与专家点评,写一篇评课报告,评析一下目标课例的优缺点,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思考。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注:请在word文档中复制下列模板(或点击下载模板),编辑好内容后直接粘贴到作业框中进行提交。

    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模板

    课程模块名称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3. 发布者:陈建伟

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

推荐!

提交者:丁秦淑     所属单位:汕头市河浦中学     提交时间:2015-05-28    浏览数:1     

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高中语文“雨霖铃”案例展示及评析》 

汕头市河浦中学  丁秦淑

 如何让学生理解诗意,领悟诗情,赏析技巧,向来是诗歌教学的重难点。在观看本模块《高中语文“雨霖铃”案例展示及评析》的视频后,我得到了启示。

 第一、引导学生借助意象把握诗意、领悟诗情。

 意象是把握诗意、领会诗情的切入口,在诗歌教学中应重点关注。视频中,两位教师都很注重学生对意象的把握,都借助意象引导学生更好地感悟了诗情“伤离别”。

 第二、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诗歌有畏难心理,存在读不懂、怕读的现象,学生在学习诗歌时容易因过分依赖老师的讲解而产生惰性;由于缺乏探究意识,所以无法真正喜爱诗歌。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选取教师自己能掌控且适应学生学情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视频中苏州十中陈婷婷老师采用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的方式,海口一中徐曼娜老师则采用让学生自选角度自主品读的方式,都收到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的效果。

 针对陈老师和徐老师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时采用的不同教学方式,我还留意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时应注意的两点:

   (1)适时适当点评学生发言。

    苏州十中陈婷婷老师在学生分组讨论环节中,及时摘取学生发言中的精要进行板书,但未做点评小结就直接回到幻灯片里自己对诗歌的分析中。由于不同学生赏析诗歌的切入点不同,发言内容较散乱,在听完发言后,老师若能针对“赏析诗歌可从哪些方面切入”这一问题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再找出重点过渡到自己的讲解,也许教学过程会更流畅,教学也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2)注重对课堂的隐性掌控。

 海口一中徐曼娜老师采用了让学生自选角度自主品读的方式,这种方式能避免对学生个性化的限制,把教师对课堂的掌控隐藏起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如果老师掌控课堂的能力不够,它有可能导致老师失去主导地位,收不到教学效果。而徐老师注意到了这点,她通过板书以及针对学生讲得不深透或存在差异的地方进行及时适当的点拨引导,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掌控了课堂,使教学目标清晰。这对我们来说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此外,海口一中徐曼娜老师还为我们进行诗歌教学提供了其他的借鉴方式:

1)以情入声,引生入境。

 徐老师的声音极富感染力,不管是对诗歌的讲解还是对学生的点评,都抑扬顿挫。诗歌教学中,老师富有充沛情感的声音能带动感染学生,学生受了影响,自然也较容易进入教学情境,在阅读中更好地领悟诗中情感。

2)教学环节的安排需有目的性、有层次感。

 徐老师在《雨霖铃》一诗的教学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是诵读法。诵读的方式很多,如何读,怎样合理安排各个诵读环节,直接影响着课堂质量。而徐老师运用“试读(准确流利)——评读(入情入境)——齐读(吟诵成韵)——品读(潜心涵咏)——范读(以声传情)”这一教学设计,使朗读更有目的性,更有层次感,最终也收到了实效。

    以上是我观课后的几点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附件

  • 汕头市河浦中学 丁秦淑 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doc     下载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