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截止时间:2015-05-29
  2. 作业要求:

    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与专家点评,写一篇评课报告,评析一下目标课例的优缺点,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思考。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注:请在word文档中复制下列模板(或点击下载模板),编辑好内容后直接粘贴到作业框中进行提交。

    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模板

    课程模块名称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3. 发布者:信息技术赵建华

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

提交者:路景伦     所属单位:龙门县科技教育局     提交时间:2015-05-22    浏览数:6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每一位老师要想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在自己所教的学科有一定的研究成果,能够培养出一批学有所成的学生,可以带领本学科的老师甚至影响其它学科的老师共同进步。

怎样发挥教师的专业技能,不断地在自己的业务上取得进步,“名师成长之路”学习模块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与借鉴,五位名师的成长过程让我们看到自己差距的同时也增强了未来发展的信心,每一位老师的身上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黄叶亭老师虽然学的是数学专业,但他凭着自己和善的品格、勤奋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工作作风成为了信息技术教师当中的“全”才,带领北江中学向现代化名校进军;黄国洪老师从事信息技术工作也可以说是半路出家,但是他高度热爱自己的工作,敢于挑战困难,勇于创新,在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师培养方面都做得很好,成为了我省信息技术教育界和电教领域的引领者;陈明宏老师早期毕业于华南师大电教系,通过不断地学习、积极的思考,在学科建设、教研教改、教学成效推广等方面积累了“厚”实的成果;江涛老师让我陪感敬佩,他身残志坚,凭着自己的“韧”劲,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上一点也不落后,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成绩;黄秉刚老师虽然年轻,但是在信息技术学科的表现却十分的优秀,他的成功秘诀就是一个“勤”字—勤学习、勤分享、勤创新。

细细地品味了他们的成功经验,我觉得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力争有所成就:

一、爱本职,勤工作。我们既然选择了老师这个职业,就得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教书育人的本份。尽管我们所处的地区经济欠发达,福利待遇与周边发达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还是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一方面我们要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另一方面我们要做好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的推动者,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之外,我们既要辅导学科老师做好课件,调动他们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的积极性;又要建设和维护好校园网,推进资源共享;还要引导和配合学科老师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和实施工作。

二、多学习,善思考。我们必须要有“做到老,学到老”的意识,社会在不停地发展,知识不断地在更新,信息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夸张地说就是“今天不学习,明天就掉队”。学习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我们信息技术老师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才能使得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不断地提高。学习除了需要坚强的意志之外还需要善于思考,俗话说“学而不思则罔”,我们在学习的同时,必须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全面分析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把握学科发展动向,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才能确保工作出成效。

三、肯钻研,勇创新。信息技术是一门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都十分广泛的学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让我们去探索和研究,我们可以运用原有的认知水平并通过不断地学习吸收,对这个学科的问题进行追问和探究,并且在这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收获成长的经验。“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我们的工作只有不断地进行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才会不断地发展、壮大。

有所感悟!!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