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截止时间:2015-05-29
  2. 作业要求:

    请认真观摩本模块提供的视频课例与专家点评,写一篇评课报告,评析一下目标课例的优缺点,并谈谈你的收获和思考。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注:请在word文档中复制下列模板(或点击下载模板),编辑好内容后直接粘贴到作业框中进行提交。

    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模板

    课程模块名称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3. 发布者:英语李华

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

提交者:陈璇     所属单位:汕头市第一中学     提交时间:2015-05-29    浏览数:0     

 

维度三“专业能力”主观题作业模板

课程模块名称

人教版必修一第五单元  NelsonMandela-a  modern  hero

作业要求与提示

要求:字数不少于7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评课报告要针对本模块的课例和主题,内容要具体和有专业性,并注意条理清晰和简洁明了。

作业内容

(对本课的评价与思考,如优缺点、改进建议,或此课带给您的启发等)

任何课堂活动的设计都应该为目标服务,而阅读教学的目标应该包括技能目标、知识学习目标、图式构建目标、自主学习目标和综合素养目标等,同时,不同学龄阶段, 学生的认知层次不同,阅读的内容不同,阅读目的自然不同,因此设计阅读目标时必须要考虑到学生所处年龄阶段阅读能力的发展情况以及不同学段阅读目标的特征。本次我在专题三选择了教学课堂实录与点评  人教版必修一第五单元  NelsonMandela-a modern hero。听了两位专家的报告和看了一堂示范课,收获颇多。观吴老师的阅读课,我主要从她对目标的设置和表述、课堂活动设计与目标达成情况等方面来谈。

1、这节课吴老师把目标有两个定位:第一是情感态度教育目标,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达到对文章历史背景以及对故事主人公的精神品质的理解;第二是图式构建目标,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如何通过找文章的线索来增强篇章整体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程晓棠教授指出,阅读教学的目标的表述要包含领会、运用、分析和综合等层次。虽然是教学目标,但是阅读教学的目标在于学生的成长,其最终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学生完成阅读之后的表现。因此,阅读目标应该从学生的角度描述,采用可观察到的行为动词表达,要避免笼统抽象的表述,如“理解”、“掌握”等。所以如何体现“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的过程,恐怕不是一节课上通过找文章的线索来强化学生篇章整体的概念就能实现的,缺少了具体的参数,目标最终能否达成就无法界定,只能谈“感觉”。

2、为了达成第一个目标,吴老师一开始以一首世界杯主题曲“Waving Flag”作为引入,以其中的四句歌词配合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明白 “自由(freedom)”所带来的喜悦。同时,以此为切入点,介绍南非的背景。运用直观的饼图说明南非这个地方白人占12%,黑人占77%。虽然黑人很多,但是他们却像’animal’一样被对待,生活很困难,所以他们寻找改变,由此引出改变南非黑人命运的领导者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然后是快速阅读,让学生找出每一段的段落大意,并找出关键词:help.由此也得知文章两者的关系是帮助者和受帮助者的关系。由此,再设置问题:Why did Elias need help? 启发学生回归文本,立足文本。并回答Eliassituation,education,family,worries.Elias这样的一个普通的黑人推广到千千万万地其他黑人,引发学生的共鸣,唤起学生的情感教育,达到人文性的一点。同时,通过一些直观的图片强化学生的印象,加强这种种族歧视的感受。证明南非过去真的有很多不平等的对待。他们所需要的是’equal‘然后再把目光投到领导者Nelson Mandela的身上:How did Nelson Mandela help Elias?引导学生立足文本找答案。并概括summary。最后放一个关于Nelson Mandela 的电影片段,再让学生通过视频熟悉Nelson Mandela及南非的背景。视频中,吴老师设置的问题由易到难,立足文本,贴近学生的真实水平,把作者的真实意图较好地通过文本呈现在学生面前。

为了达成第二个目标,教师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训练学生快速查找信息的能力,转换语言的能力。同时,吴老师重视长难句的理解。在对难句的处理上,使用了简化句子,突出关键信息的方式,让学生更关注句子的信息本身,而不是重视句子的架构,因而能更有效地指导日常阅读。另外,在课堂中通过讨论、合作等活动形式呈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并通过同伴的帮助和启示,完成了老师设计的课堂的阅读任务。

但是,我认为,阅读的终极目标是不但要让学生具备获取信息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自己解读、分析文本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但不能代替学生阅读和思考,不能一味地预设,要让学生真正阅读并产生问题,产出新资源。个人觉得这节课中,学生的“学”并没有真正体现,更多展示的是教师的“教”。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