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5-05-29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5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陈建伟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徐桃红     所属单位:海丰县梅陇中学     提交时间:2015-05-28    浏览数:0     

       何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粤教版教材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量大,所以我们没有时间每篇文章都精读细讲。这样,我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步骤。我教给学生阅读要经历三个阶段:即整体感知——妙点揣摩——质疑创造。

  (1)整体感知  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都是先确定其中心,从整体出发写作局部,以各个局部构成完整地作品。作品的某一个局部既有它独特的感情,又和其他局部相联系,共同表达主题。因此,在鉴赏局部时不能将其分开来理解,而应该结合文章的主题思想对局部进行理解,再融入到整体的文章中。这样能更全面地体会和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

  (2)妙点揣摩  所谓“妙点揣摩”,就是在分析完文章的写作思路,体味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后,来品味精美的语言,从而体味情感的震撼力量,并与之产生共鸣。具体而言之,“妙点揣摩”就是从词语运用、形象塑造、情节结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段、构思等方面体会文章的妙点,从而使自己透彻地理解文章。下面以小说为例,根据其特征进行鉴赏。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的描写反应当时的社会生活。鉴赏小说之前,要先对小说的写作背景进行了解,然后对小说所描述的环境进行分析,结合文章的中心思想去理解文章中所描述的环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与环境的关系。在了解了文章中的环境描述后,就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对文中的环境进行分析,从而达到更加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目的。对文学作品的环境了解和分析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理清文中的人物关系以及人物的特点。在小说的鉴赏中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能更进一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小说中人物的性格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而造成的,所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就能更好地去理解文章。在分析了人物的性格以后,要对文中每一人物的关系进行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关系也能体现故事的曲折与生动,还能更好的塑造人物的形象,体现小说中尖锐的矛盾斗争。

   需要说明的是,不论是哪个“妙点”的采撷都必须在粗线条的“整体感知”后,再努力寻找然后加以细细品味,切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应该先大致浏览整片森林,然后发现其中的几株秀木加以仔细打量。    
  (3)
质疑创造  随着学生阅读的深入,指导学生从“文”中脱离出来,对文字材料进行评价,敢于质疑变通,提出“为什么这样写”、“有没有更好的写法”。阅读是一个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正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比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一文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兰芝的婆婆口口声声说“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这似乎是婆婆驱遣兰芝的唯一理由,然而我们通过分析可以知道兰芝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她的一举一动都顺着婆婆的意思,不懂礼节应该只是婆婆驱遣兰芝的一个借口,那么兰芝的婆婆要驱赶她的真正理由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的设置就可以引发学生多个方向的思考。通过平时教学中的这种主动质疑、探究,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训练,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