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5-05-29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5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黄牧航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李光元     所属单位:汕尾市城区捷胜文昌中学     提交时间:2015-05-26    浏览数:2     

 下面的这个试卷,是我们学校高三年级高考备考成果中的一个. 我们按照阶段历史的步骤进行复习,将政治、经济、思想都融入到一起,以历年高考真题为主,兼容了一些模拟题, 对我们的高考备考具有很大的针对性。

 

 

历史训练1-1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2题,48分)

1.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

3.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    )

A.“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

B.“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

C.“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D.“……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

事者,则置宜慰司以达之。”

4. “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    )

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

5.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6.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7. 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    )

A.向各省宣达政令                      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

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

8. 明太祖朱元璋说:“夫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吸取这一教训,明太祖采取的措施

    A.消除地方割据              B.抑制、清除权臣,加强皇权

    C.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D.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

9. 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10.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11.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12.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二、材料题(52分)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8

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广州等地陆续发现了南越王墓等重要历史遗迹。这些发现对研究岭南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材料: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开凿灵渠,攻打百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秦汉之际,中原战乱,秦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举兵兼并三郡,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州市),于通向内地的各关口屯兵,“绝道聚兵自守”。

刘邦称帝之后,民生凋敝,无力南征,遂封赵佗为南越王,“与剖符通使”,命其“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开通关市。南越国乘机发展,广泛使用铁器工具,海内外贸易也相当活跃。吕后执政,汉朝“禁南越国关市铁器”,赵佗遂自称南越武帝,举兵北犯,战争持续了一年多。吕后去世后,双方罢兵休战。赵佗又以财物收买附属于汉朝的闽越等部族,势力所及,“东西万余里”,“以兵威边”。赵佗以皇帝自居,“与中国侔(对等)”。汉文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遣使对赵佗“自立为帝”的行为予以谴责。赵佗迫于压力,表示“去帝制”,继续“为藩臣,奉贡职”。但在内部,“窃如故号名”。

汉武帝决心彻底解决南越国问题,要求南越王赵兴入朝,“用汉法,比内诸侯”。南越国相吕嘉等杀汉朝使者及主张“内属”的南越王、王太后,“发兵守要害处”。公元前111年,汉军十万分数路越岭,平定南越并将其地分设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朝对岭南地区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平定南越的历史意义。(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汉朝为例,举例说明统治者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8分)

14.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24分)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14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6分)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4分)

历史训练1-1 

12 

 C  C  D      C  B  B      C  C  B    A  C  D 

13. 

1)变化:从承认南越国半独立状态到制度统一,从尽力维持和平到武力解决。

原因:汉朝社会经济状态从凋敝到繁荣;汉朝政治上从分封诸侯王到全面解决诸侯王问题,北方匈奴的威胁基本解决;南越国经济发展,分立的趋势明显。(12分)

2)结束了南越的分立局面;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管理;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发展。(8分)

3) 综合必修一、二、三总结措施。

14.  

   (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2分)

     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

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5分)

2)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分)

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3分)

 

很完整,基本上能够覆盖重点与难点。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