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5-05-29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5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体育李建军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陈远桂     所属单位:梅州市曾宪梓中学     提交时间:2015-05-28    浏览数:0     

新课标下中学跳远助跑技术教学方法探讨

 

1. 跳远中助跑的意义

竞技体育跳远中助跑的意义

    随着现代跳远技术的发展和新的教学内容的日益增加,及时地改革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就成了跳远教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现代男子跳远最后几步助跑速度已接近11/秒,女子接近10/秒。人体在这种运动状态下,仅仅在0.10.15秒的时间里要准确无误、有效地完成起跳,需要极高的准确性。所以在竞技跳远运动中跳远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助跑的速度,教练员在教好运动员其它几个技术动作以后,快速的助跑及助跑的节奏以及速度的利用率将成为当前跳远技术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特点。由于在助跑过程中要求运动员不仅要发挥出个人最高或接近最高的速度水平,而且还要保证在助跑的最后阶段保持充沛的体力,以便在高速水平运动中有力的完成起跳动作,这本身就形成了一个矛盾,即要充分发挥速度,又不能把助跑距离无限的延长。所以在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中,一方面注意发展快速跑能力,使速度水平得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注意发展运动员在较短的距离内迅速加速的能力,尽快发挥最高速度水平的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是跳远运动员必备的专项速度素质。大量的研究材料与跳远实践证明,绝对速度是跳远助跑速度的基础。

新课标下中学跳远助跑技术的意义与价值

长期以来传统体育教学对技术的界定通常是定位在竞技运动高层次上,从技术概念的描述到教法的使用,完全以培养运动员的模式施教于普通学生,盲视教育对象的客观条件,故而步入了教不会、学不好的误区,耗费了大量时空资源,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较大的心理阴影。因此在新课标的实验过程中,回避或放弃技能教学,对“技术”二字大有谈虎色变之势。究其根源,我认为首先是对“技术”、“技能”的认识和理解始终沉陷在传统思维定势之中,困惑油然而生。其次是在批判纯技术教学的喧哗中缺乏冷静全面的思考,因噎而废食。淡化竞技色彩,不等于不需要技术技能教学。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使我们的体育教学更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就需对竞技项目进行教材化改造,改造的起点应定位在某一运动的起源和人的基本活动能力为基础,在理性的更高层次上追求一种自然的回归。关注技能教学的客观性、实效性;关注学习兴趣与个体差异的层次性;体现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受益的全面性。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促进体育教学改革在课标的指引下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

2.在新课标指导下对中学跳远助跑技术教学方法的设想

争脱竞技体育运动规则的束膊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直接搬用的竞技运动纯技术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使体育课变成了专业训练课。在跳远教学中,教师首先从助跑教起,而助跑的步点又是助跑的必教环节,实践中单靠几节体育课让学生准确踏上起跳板是不现实的(专业运动员也不可能确保100%准确踏上起跳板),正是这块起跳板(标准),学生在快速助跑过程中,一但接近起跳板时就会本能地放慢速度,学生怕踏不上起跳板或犯规,形成一种心理障碍,扼制了学生在快速助跑——起跳的跳跃技能的发展,出现了教师教不会、学生学不会现象,也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练的积极性。

    我认为学校并非是运动训练基地,因而无须履行严格的竞技运动规则。作为学校体育教学,教学目标定位应在突出体育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为此在跳远助跑技术中,教师只要把快速助跑的节奏传授给学生,在跳远运动教学中起跳板可改为50厘米或100厘米的起跳区域,目的就是更有利于发展学生在快速助跑中的水平跳远能力,并采用多样的教法手段和练习形式,让学生在学练中体验和掌握跳远技能,在评价上按照学生实际能力进行操作。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跳远助跑技术,又有利于学生的运动能力发展。

改变技术动作要求 。

3. 新课标下中学跳远助跑技术教学重点

打破单一运动项目的界线 

跳远助跑技术教学应该突出的是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只要真正理解了运动技术教学在体育教育中的作用,理解了运动技术对学生身心的意义所在,并从教和学双方的角度去认真地研究、加工改造竞技运动项目,打破单一运动项目的界限,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话,那么跳远助跑技术的教学一定会富有成效,生动活泼,受学生的喜爱。如:足球基本技术当中的头顶球技术教学。通过学生的自抛头顶球、俩人一抛一头顶球、模仿起角球(近距离)的抛球、头顶球射门等教与学,使学生掌握头顶球技术和培养头顶球射门意识。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比赛中,如果按照足球项目的特点靠脚来传球体验头顶球射门技能,对学生来讲其技术要求过高,学生也很难将足球传到位,不符合学生实际。若采用篮球中的传接球技术,将投篮环节改为头顶球射门,并利用篮球场地进行小组比赛,头顶球射门在三分投篮限制线外,即符合学生实际能力,也能让学生在"综合性"的比赛中体验头顶球射门技术以及它的魅力,同时学生从中也得到了乐趣和成功感,提高了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

    总而言之一切以学生为本,以课本知识为辅,尊重客观条件。

符合作业要求,有一定的校本特色。

附件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