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5-05-29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5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陈建伟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彭思霞     所属单位:潮阳区谷饶中学     提交时间:2015-05-29    浏览数:5     

 

对联


  
教学目标:
  
1. 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
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
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4.
尝试对对联。

  
教学重点、难点
  
1. 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2.
让学生尝试对对子。

  
教学设想:联系以前学过的古诗,温故知新。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视频片段激趣,导入新课

导语:

古人学语文,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学对联。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后,就开始练习对句。古往今来,许许多多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以对对子来展现自己的才华,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轶闻趣事。如根据四大才子之唐伯虎的故事改编而成的《唐伯虎点秋香》,其中有个片断充分展示了对联的魅力,请大家一起来欣赏。

播放视频,激起了学生兴趣。

二、走进对联

1了解对联知识:

1起源和发展:始于五代,形成于唐宋,盛于明清。

2结构:包括上联,下联,横批。

3类型:名胜类,喜庆类,哀挽类,谐讽类等。

2通过对联认识特点:

二碟豆     二蝶斗   林间二蝶斗

一瓯油   一鸥游   水中一鸥游

从纪晓岚大师对对联的故事中,大家看看对联有什么特点呢?大家讨论。

提示: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去分析,包括字词、句式、韵律、意境等方面。

请学生归纳并举例说明。点评。小结板书。

总结对联特点:

1)字数相等   2)词性相同    3)结构相应

4)内容相关   5)平仄相对    6)避免重复

3找对联,配对联:

1)找找看:

A、天地间大小舞台       B、有声画谱描人物

C、托古人提醒今人       D、无字文章写古今

E、古今来多少角色       E、古今来多少角色

明确:E——A    B——D     F——C

2)按对联要求调整下联的顺序和结构。

上联:引袖拂寒星,古意苍茫,看四壁云山,青来剑外;

下联:浩渺予怀  送春水一篙  江南绿到  停琴伫凉月。

明确:停琴伫凉月,予怀浩渺,送一篙春水,绿到江南

3)填空:

A 上联: 绿柳舒眉欢新岁

  下联: 红桃开口    丰年

B上联: 活到老,学到老,  老不服老

 下联:画亦精,字亦精 ,              

4猜数字联:
   
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联,一个穷得快揭不开锅的老秀才为自己写了一副对联:
  
(投影) 横批:南北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你知道这副对联含着的意思吗?

明确:(投影)横批——没有东西  上联——缺一(衣)  下联——少十(食)        

三、练习对联:

1、门前碧水环绕

——

碧水——青山

碧水环绕——青山耸出

门前碧水环绕——屋后青山耸出

2、静聆雨润绿草

——

绿草——红花

雨润绿草——风拂红花

静聆雨润绿草——笑看风拂红花

3请对下联:

⑴上联:学问藏古今

下联:文明播东西

⑵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下联: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⑶上联: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联:万里河山映日红 或  万朵梅花扑鼻香

4、创作

以课文为素材库,适当向课外拓展,分类或分组撰写对联。作为课外作业。

四、总结:

对联是节庆贺婚满堂生辉的使者,是华夏民族文墨精华的象征。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对对联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多注意对联,用心去感受这一文化精髓所蕴涵的丰富的精神营养,不断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设置合理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