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提交校本活动成果截止时间:2015-05-29
  2. 作业要求:
             校本资源是对源于学校和用于学校的一切资源的统称。结合本校的学科的建设与自身教学实践,提交一份本人或科组原创的校本教研资源。体裁和形式不限。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应为原创,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提示:校本资源必须是经本人创作或本校教师群体集体创作,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说课稿、文字或视频形式的课堂实录、学案或课件、教具学具、制度文化、试题或考试分析、校本教材、学科组特色活动纪要、专题教学总结、课例研究或行动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报告,等等。

        下载电子版:广东省2015年校本资源作业评分建议与范例.doc

  3. 发布者:邝丽湛

提交校本活动成果

提交者:张玟姬     所属单位:澄海凤翔中学     提交时间:2015-05-28    浏览数:0     

第一章    神奇的货币     

【新课标要求  分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几种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新课程学习          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能力目标   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教学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纸币。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本框题是经济生活的入口课,涉及的新概念、新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讨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金钱,提出问题:金钱就是经济学中的货币,本节课将从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等方面去了解货币,从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同时提出问题: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 1)、商品及其价值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是不是一切物品都是商品?什么样的东西才能成为商品?  学生活动:思考P2两个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劳动产品只有用来交换才是商品。  教师活动:商品既然是劳动产品,它里面就消耗了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叫商品的价值。(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购买商品是需要货币的,商品和货币是不是一起产生的?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货币的产生比商品晚的多,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并思考P3三个思考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直接交换,随着交换的扩大,交换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交换成功必须是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在交换中人们发现,某种商品大家都乐意接受,把自己的商品先换成它,在用它去换自己需要的商品,只要交换两次就成功了。于是,这种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就逐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我们把它叫做一般等价物。  在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后来,一般等价物又发生了变化呢?请看课本。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人们固定的用金银而不是其他商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找出金银的特点)。 教师总结:当人们固定的用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我们就把金银这种商品叫做货币。因此,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教学过渡:货币产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这就是货币的职能问题。

2、货币的基本职能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35页,看看货币有哪两种基本职能?分别是什么意思?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1)、货币有两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2)、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就是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把商品的价值,也就是包含的人类劳动多少用金银表示出来。  提出问题:金银为什么成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价值大小? 教师点评:因为金银是商品,有价值,可以与商品价值作比较。  用金银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大小,就叫做商品的价格。平时我们说某种商品多少钱,就是指商品的价格。 需要说明的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不需要现实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 3)、流通手段。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4页,思考这种商品交换活动与直接的无物交换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卖和买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不可以分开的。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中间媒介进行的,交换活动分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分开。想一想生活中的交换活动是不是这样?  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叫做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商品――货币――商品。 教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这种作用或者叫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教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能否是观念中的货币,而不用现实货币?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货币,因为它是财富的代表。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5页一二自然段内容,思考:货币产生后的商品交换方式,给商品生产者带来什么样的威胁?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商品流通中,由于买卖是分开的,生产者只有卖出商品,付出的劳动才能得到补偿,否则,就会亏损,甚至破产倒闭。因此,生产者必须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好的商品。 教师活动:同学们想想,货币可以交换一切商品,是不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越好?  教师点评:不是的。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4)、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教师活动:同学们,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除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大家可以看课本P5页,了解一下。  3、纸币    教学过渡:货币是用金银充当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买卖商品却是使用的纸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就学习纸币的有关知识。  1)纸币的产生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页第一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什么是纸币?纸币为什么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点评: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因为在商品流通中,人们只关心货币能否带来价值相等的商品,不关心它本身是否足值,所以,可以用货币符号――纸币,代替它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这样就产生了纸币。  教师活动:既然国家有权发行货币,是否可以随意决定纸币的发行数量呢?  2)纸币的发行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发行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发行过少,阻碍流通。生活中出现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现象,往往是与货币发行违反发行规律有重要关系。  3)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7页,说明刑法中的这些规定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探索问题。  教师引导:通过学习这些规定,应该明确:制造假币是一种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人民币在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爱护人民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要提高鉴别假币的能力。

【课堂总结】点评本节内容讲述了货币的有关常识,主要知识框架如下:  

商品交换 ――――→货币――――→ 一般等价物――――→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需要            本质              基本职能

纸币――――→含义、产生、发行规律、正确对待使用纸币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